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每天都以習慣過日子,以習慣的方式衣食住行,以習慣的方式與人相處。習慣是重要的,習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而有效率,當然,其中也有陷阱。
不說別的,就以一夥人外食點餐為例吧!大多數的人可能是客氣,也可能是嫌麻煩,總是說:隨便。為什麼會說隨便呢?這不是放棄了選擇了嗎?的確如此,人會放棄選擇或自由,因為選擇與自由有時的確是件累人的事!試想,如果我們每天要為三餐內容而傷神,要為外出衣著煩心,甚至要為髮型起煩惱,生活豈不成了人間煉獄,每天陷溺在一種無盡的思考與選擇之中,別的事也不用做了。現在,何不將瑣事交給習慣呢?每天該吃得均衡,有一常規可尋也就好了,援例辦理既有效率也省精神,何樂不為?因此,當大夥選擇說隨便時,未必是對事物漠不關心,而可能是想節省精力,不願再重複耗損寶貴的人生。其實,這也就是儒家一直所強調的禮之價值與重要性。禮或許未必能照顧到每個細節與差異,但是卻能使人與人有一種客觀溝通、了解的機會。就個人而言是習慣,就社會而言是習俗與禮儀,想想佛教的戒律也有異曲同功之妙。習慣既有如此多優點,那麼所謂的陷阱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原來,習慣最大的優點就是讓人的生活安定、規則而又有效率,而最大的危險也就在此。因為安定、規則,於是人便完全依賴習慣,導致人不再反省、思考,也不再保持自覺與開放。當時過境遷,境隨物轉之際,人卻沉溺在以往的積習之中而缺乏對真實生活的正視,此時便是人的僵化與封閉的開端,也是人受制於習慣的開始。此時,我們必須暫時脫離對安定與規則的依賴,而迎接一種全新的挑戰與刺激,由是而能對已有的習慣加以活化與修正,使生命有源源不絕的活水源頭。
下次,當大夥外食點餐時,您喜歡隨便,還是希望參與一場熱烈的另類討論呢?這真令人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