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乳房醫學會理事長侯明鋒表示,台灣每年約有五千多名新發生的乳癌病例,比過去十年足足增加了二、三倍,且通常在手術後,同一側的手臂會出現淋巴水腫,會感到麻木疼痛,甚至容易感染,嚴重時還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由於手臂淋巴水腫症狀,目前無法有效治療,無論是全部或部分切除的乳癌手術,患者手臂在術後經常會出現痠痛、刺痛等副作用,導致運動功能下降,因此乳癌醫學會結合公益團體製作復健操光碟,建議患者每天做十到十五分鐘的復健運動,藉由簡單的手臂伸展操,只要一至二個月,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手臂功能皆可恢復到術前。
光碟中的復健操著重在手臂基本伸展運動,搭配柔和音樂循序漸進練習,就能輕鬆完成某些伸展角度,即便患者的引流管在術後第一周未拔除的情況下,仍可練習上臂及手掌的基礎伸展運動,但注意角度最好不要超過三十度,避免影響引流管的使用。
術後第二周,傷口比較不痛,在避免手臂傷口受到感染的前提下,患者可參照光碟片中的示範動作,勤加練習,平均每天維持十至十五分鐘的復健運動,只要持續一、二個月,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病患,手臂的運動功能可恢復至跟術前一樣,但若為接受淋巴清除的病患,則因症狀較嚴重,更須持之以恆,養成每天定時復健習慣。
這片乳癌術後復健光碟是由乳房醫學會、林口長庚醫院、向日葵關懷聯誼會和台灣東洋藥品聯合製作,有興趣者可直撥免付費專線○八○○七○七○八○索取,或上網站http://www.totcare.com.tw搜尋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