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
一行女人到朋友文儀家作客,用餐時,她的先生提及想吃涼拌洋蔥,文儀回答:「不是上星期剛吃過嗎?」先生停頓一會,幽幽說道:「如果是你兒子想吃什麼,你定會回答:沒問題,馬上讓你美夢成真!老子的地位遠不如小子喔。」大夥面面相覷,都聽得出話中「醋意」。
飯後,婆婆媽媽們討論起自己對先生及孩子是否有差別待遇,齁,竟是一面倒呢!
美鳳說:「還沒有當母親前,天天倚門望夫歸,很在意他的回家時間;有了孩子之後,圍著孩子團團轉,經常先生還沒回來,自己就睡著了。」
洋子接著說:「以前我是先生的小跟班,兩人黏踢踢的;現在忙著孩子的功課及接送,只好採『放牧制』,隨他去。」
晴芬也說:「上市場採買時,滿腦子都是孩子愛吃的東西,我根本忘了丈夫喜歡吃什麼。」
資深阿嬤曼娟語重心長地說道:「曾經我也和妳們一樣,念茲在茲的都是孩子,直到一位友人提醒我:會和我們朝夕相伴到老的是另一半,千萬不要因為只顧孩子而得到『忘夫症』。我聽進友人的話,將先生的位置擺在孩子的前面,結果是夫妻倆保有恩愛,孩子也穩定成長。」
曼娟的一席話,讓在座的女人皆有當頭棒喝之感。不是嗎?沒有平日良好的互動,又如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