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台 東南亞篇 緬甸民主之路是偶然建設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 |2018.03.15
576觀看次
字級

緬甸在二○一五年十一月八日舉行大選,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贏得壓倒性勝利組成政府,翁山蘇姬也出任了「國務資政」這個實際領導人的職位,雖然事後證明軍人通過制訂新憲法及掌握國家最重要部會的作法,並沒有真正的放權,但至少在名義上,緬甸現在是由民選的文人政府當政,長達五十年的軍政府確實也已走入歷史,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只不過緬甸這個重大的轉變,也跟歷史上不少事件一樣,爆發點都是偶然,甚至跟民主運動毫不相關的事件。

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二日,仰光理工大學的一群學生和校外青年在一個名為山達溫的茶店裡發生爭執,雙方的爭執點是為了茶店裡正在播放的音樂,一位喝醉酒的青年把學生放在店內音響裡的錄音帶抽出,而且拒絕交還對方,結果雙方大打出手。

警方到場後逮捕了一名打傷學生的青年,但很快就將他釋放。學生這邊發現這名青年的父親原來是執政黨「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成員,認為警方有偏袒之嫌,於是糾眾前往警局抗議,希望討回公道。緬甸警方當時部署了五百名鎮暴警察,結果在情勢失控後開槍驅散,導致年僅十六歲名為逢貌的學生當場被射殺,另一名學生梭良受重傷(送醫二十三天後死亡)。

這個鎮暴警察被認為執法過當的事件,再加上當時緬甸普羅大眾普遍對尼溫將軍所領導、執政已經二十六年的軍政府十分反感,一些民主團體於是結合仰光理工大學學生,次日又在校園內舉行大型示威,示威活動隨後蔓延到其他大學,一向政治覺醒較高的仰光大學學生也開始涉入,並逐漸起到領頭的作用。

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學生帶頭並引起廣大民眾響應的全國性示威運動登場,並在八月十三日以當局血腥鎮壓,據估計有三千多人遭殺害落幕(緬甸當局承認三百五十人遇害),史稱「八八八八起義」。

這時候的第二個偶然,就是緬甸國父翁山將軍之女翁山蘇姬正好在去國近三十年後,回國照料重病住院的母親。翁山蘇姬十五歲時就隨擔任大使的母親離開緬甸前往印度,隨後又轉往英國,跟緬甸的民主運動毫無牽扯。但她回國後親眼目睹「八八八八起義」及其慘烈結果,心中激動可想而知。

當時的緬甸民主人士群龍無首,又遭到重大挫折,於是積極推動翁山蘇姬出來領導。翁山蘇姬則在當年八月二十六日首度登上民主示威演講台,開始了她長達三十年、至今還在持續的政治奇幻之旅。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