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十二年新課綱及去年通過修正的《師資培育法》,教育部欲鬆綁師資培育課程規範,明年八月起,師培大學可依據「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辦學特色彈性,訂定師資職前教育課程,盼落實多元培育精神。因為攸關師範院校是否繼續培育師資,所以這些大學校長、教授認為期期不可;至於希望透過非師範體系的教育學程進修的一般大學生則樂觀以待,因為有更多機會從教。但筆者從務實角度看政策,有以下幾點意見。
首先是應該先解決當下的流浪教師問題,他們都是上一回師資培育開放下的受害者,影響所及連師範院校畢業生也淪為失業一族。師範院校除了台師大部分科系轉型外,大多數學校並沒有因此縮編招生。如果已經存在的問題不謀求解決,這種鬆綁只會繼續增加流浪教師人數罷了,請協調所有與師培有關的學校做好暫停招生與轉型吧!回歸透過高標準的培訓師範公費生,至於未考上公費的有志教育工作者,可依規定參加檢定與甄選。
其次,與教師甄選有關的改革與檢定問題需要解決,不論是先實習再檢定,或者是先實習後檢定,這些為考取合格教師的教育界新鮮人可煞費苦心,從苦讀、惡補。然後是提著皮箱與教學道具考遍所有開放教師甄選的縣市與學校,錄取者歡天喜地與感恩,反之,只好摸摸鼻子繼續努力、捲土重來。礙於這種勞民傷財的甄選模式,筆者建議,將中小學教師甄試比照公務人高普考試,也就是透過「教師特考」機制,公布各縣市的師資缺額,分兩階段的集中筆試與口試,再依志願分發到缺額學校「實習」,經過一年的嚴格就近輔導與觀察通過後,才能成為「合格老師」,至於這一年的薪資仍以合格老師發給。
最後,則是針對偏鄉離島師資經常出現缺額的問題,除了讓相關地區的高中畢業生予以保送成為公費師範生外,「教師特考」備取考生依志願分發到這些地區,只要表現良好,一樣予以扶正成為「合格老師」。唯有將偏鄉離島的師資缺額補足,因應十二年新課綱教學所需的老師就不足為慮了!
林耘(新北市/退休國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