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搭建「夢想續航」的國際舞台

周祝瑛 |2018.03.14
525觀看次
字級

文╱周祝瑛(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過年前,獲邀參加公視「夢想續航」主題之夜的錄影,主辦單位希望我先觀看一段台大機械系鄭榮和教授帶領學生建造「太陽能電動車」的紀錄片,然後從教育角度,談談觀後心得。雖然一開始抱著隔行如隔山的心情收看,但後來看著看著,心裡充滿著感動與問題。

好不容易到了錄影時間,在來賓室遇到一位外表很像工地工頭的中年男士,心裡想:這個節目邀請的來賓真多元,遍及各行各業。不料主持人進來後,才發現是鄭教授本人。

眼前這位歐力桑,當年受到蘇聯人造衛星升空的啟發,立志學機械工程。鄭教授在美國就業時仍心繫故鄉子弟。回到台大後發現國內產業長期習慣於代工模式,失去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學校教育更普遍存在紙上談兵,從小到大缺少「動手做」的經驗與培養。

結果這位機械系教授,拋開了其他同事在冷氣辦公室忙著寫論文發表,申請研究經費再繼續發表的循環模式,自己捲起袖子,不顧炎熱、蚊蟲叮咬長時間耗在實習工廠中,帶著一群學生從設計車型、切割零件、學習組裝、再寫軟體測試等,統統自己帶著學生做。十多年前,在缺錢、缺人、缺資源等情況下,發下參加世界太陽能車比賽的宏願。

就在鄭教授所出的另類實作課:完成一台世界級的太陽能車,不僅是帶著學生「築夢與逐夢」,也為學生的人生展開全新的視野與道路。其中當年車隊成員之一,之後找到隊友組成志同道合的團隊,研發出目前各大廠商認為不可能做到的Gogoro動力系統,成為業界的創舉。

紀錄片中車隊學生因投入這項計畫而生命備受啟發。製造太陽能車的整個過程,不只是實作能力的訓練,知識的提升,心理更加堅定,視野更寬廣。

只是,這個值得台灣教育界大書特書的夢想成真故事,這部原來應放在教育部門口或科教館展示,供全國學子瞻仰學習的獲獎太陽車,這些年卻只能放在台大的實驗工廠,連台大師生在校園內都無緣觀賞。教授們仍然繼續忙於論文發表,彼此不相往來。多數學生依然紙上談兵,連技職體系的學生與老師也無緣一睹這座二○○五年鄭教授師生親手完成的太陽能車。

當教育部、科技部,甚至各縣市教育局處,每年花大把納稅人的錢,送人出去新加坡、以色列,甚至德國與美國等地,走馬看花的參訪時,為什麼沒有人把鄭教授與國內更多類似的逐夢成果,提供國際級的展示舞台?以此鼓勵下一代年輕學子在學餐飲、觀光之外,還有更多其他如:機械與工程等科學行業,正持續在向他們招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