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咪媽
開始喜歡上木工,是因為崇拜爸爸的關係。
爸爸是造船專業技師,從繪圖到選木材、建造,樣樣精通。基於工作上需要,家裡常可見到他拿回來的各種木材,有時他還會到各地挑選上等木料,利用閒暇再生利用。第一個代表作就是客廳的木桌,以不破壞木材原始形狀的工法打造而成,不僅堅固耐用且具質樸之美。再來,是傳統的長板凳和圓板凳。
爸爸說,他最愛木頭樸實溫暖的質感。每回他製作家具時,我就在旁邊觀看,充當小幫手敲打釘子,不然就是用砂紙磨平木料,慢慢地學會如何使用刨刀、鋸齒等工具。雖難免受傷流血,但依然無法削減我學習的熱情,媽媽曬衣服專用的木椅,就是我的創作初體驗。
一開始,跟爸爸一起同心協力用木板打造了一間和室,完成後,欲罷不能的父女倆,又幫每個房間鋪上木地板。親朋好友到家中看見,都會稱讚手工精細,讓我更加有信心,也對木工產生了莫大的樂趣,對於原木製成的東西始終情有獨鍾。
生活當中,除了手作的木製杯墊、餐墊、小板凳跟花架圍欄,我也會在外撿拾粗枝木條,裁剪整理成天然花籃、花器;不只置物的木箱、木盒皆難不倒我,還會以創意設計功能鞋櫃;好友店裡的木製價目表跟菜單本子,更利用特別的手法小試了一手,連爸爸都驚喜於獨具一格的巧思,誇獎我「出師」了。
以前手作的木工藝品,至今仍完好如初,可見好木材、好功夫是經得起考驗的。雖然爸爸的身體狀態今非昔比,但我延續著他對木作的喜愛,分享給需要的人,為生活增添無限喜悅,也讓我繼續樂在其中。因為留下來的,不只是爸爸的手藝,還有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