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舍利弗恒常晝夜三時以天眼觀察世間,如果有眾生因緣成熟,可以得度,就前往度化。圖/李姿瑩
文/書緣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舍利弗恒常晝夜三時以天眼觀察世間,如果有眾生因緣成熟,可以得度,就前往度化。
當時有一隊商人要到他國經商,攜帶一隻狗與商隊同行。在半路上,商隊暫時休息,這隻狗趁著商人們不注意時,偷吃了商隊的肉。商人們發現狗偷吃商隊的肉,非常生氣的責打,並且把狗的腳打斷,丟棄在荒野之中就離開。
舍利弗用天眼看見狗手腳彎曲,躺在地上,飢餓困頓,命在垂危,於是著衣持缽,進入城中乞食,拿著乞得的食物出城,來到狗的身邊,以慈悲之心,哀憐同情這隻狗,將手中的食物施捨給牠。狗因為食物而延續生命,心中充滿歡喜。舍利弗為狗宣說微妙的佛法,不久狗便死亡,投生到舍衛國中一位婆羅門家。
有一天,舍利弗獨自乞食,婆羅門看見舍利弗,便問:「尊者獨自一人,沒有沙彌跟隨嗎?」
舍利弗說:「我沒有沙彌,聽說你有一個兒子,希望可以給我。」
婆羅門說:「我是有一個兒子,名字叫作均提,但是年紀尚且幼小,無法差遣使喚,等他大一點,我就把他給你。」
舍利弗聽了之後,記在心裡,回到祇園。
等到小孩七歲時,舍利弗又來到婆羅門的家中,向婆羅門索取小孩,婆羅門只好將均提交付給舍利弗。舍利弗將均提帶回祇園,讓他出家作沙彌,逐步為他解說殊勝的佛法,均提沙彌思想豁朗開通,證得阿羅漢果,獲得六種神通,具備所有出家功德。
均提沙彌在證悟的當下,以神通力觀察自己過去世因緣,造作什麼業行,這一世可以為人,又能遇到有道的賢聖師父,證悟正果。在觀察中,均提沙彌看見自己前生是一隻飢餓垂死的狗,因為舍利弗的施食說法,而得到救度,心中歡欣,發誓言說:「我承蒙師父的恩德,今生才能脫離苦難困厄,應當盡此一生供養師父,永遠作沙彌,不受比丘具足戒。」
阿難以此因緣,向佛陀請示:「不知道均提沙彌在過去世時,因為造作了什麼惡行,投生為狗?又是因為造作了什麼善根福德因緣,這一世可以得到解脫?」
佛陀告訴阿難:「在過去世迦葉佛的時候,有一群比丘聚集在一起,當時有一位年輕比丘,聲音清新雅致,善於梵唄唱誦,大家都很喜愛聽聞。另外有一位年老比丘,聲音粗糙混濁,雖然不能唱誦經典梵唄,但是常常獨自唱誦,自得其樂。而這位老比丘已證得阿羅漢果位,具足所有沙門功德。有一天,年輕比丘聽見老比丘唱誦的聲音,仗恃著自己的聲音好聽,就辱罵老比丘:『你是長老,但是聲音就像狗叫。』
年輕比丘輕視辱罵老比丘,老比丘對年輕比丘說:『你認識我嗎?』
年輕比丘回答:『我當然認識你,你不就是迦葉佛世的比丘。』
老比丘說:『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具足所有沙門行儀功德。』
年輕比丘聽聞之後,膽顫心驚,恐懼自責,在老比丘面前懺悔自己的過失錯誤,而老比丘也接受他的懺悔。年輕比丘因為當時惡口辱罵聖者,所以五百世輪迴轉世為狗,因為當時曾出家受持清淨戒行,所以今天可以遇見我,得到解脫。」
阿難聽聞佛陀的開示,心中歡喜,信心受持,感恩頂禮,依佛陀教誨,奉行佛法。
──節譯自《賢愚經.沙彌均提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