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攝護腺癌是男性第五大癌症,長年來醫界都以PSA指數做為切片依據,但切片檢驗結果卻有六成九是良性,這些病患等於被白白切片。最近經由國內臨床試驗帶來好消息,證實抽血檢驗PHI的精準度遠勝於傳統PSA。該研究目前尚在臨床實驗階段,近日將建議衛福部開放民眾自費抽血驗PHI。
國內第一個針對PHI(前列腺健康指數)臨床研究實驗在去年初進行,最近研究結果出爐。
研究人員說,傳統診癌是抽血驗PSA(前列腺特定抗原),指數大於四以上就進行攝護腺切片,但切片經由肛門、直腸的侵入性作為,可能造成感染發燒、出血、尿出不來等併發症,甚至嚴重引發敗血症風險。
研究團隊收集六百三十八名進行切片的病人,一併檢驗PHI指數;對比發現,若採用PHI檢驗可減少不必要的切片,將來PHI勢必會取代PSA,,更精準偵測攝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