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中國崑曲首次完整呈現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清代戲曲全本「長生殿」的盛況在上海舞臺重現。
上海昆劇團日前在台灣琉璃藝術家楊惠姍開辦的「琉璃博物館」內,舉行盛大的「全本『長生殿』—定情欣賞會」。堪稱中國崑曲界「唐明皇第一」的蔡正仁攜後輩余彬盛裝登臺,獻唱全本「長生殿」中壓軸一折「重圓」。
「長生殿」全本為清代洪昇所創,經多年文獻整理,此次上演分為:釵盒情定、霓裳羽衣、馬嵬驚變、月宮重圓四本五十折,歷時四天、分十小時完成演出。由大陸名家蔡正仁、張靜嫻領銜,魏春榮、張軍、黎安、沈昳麗、余彬等後起之秀依次登臺。
楊惠姍此次捐贈的「翠盤」、「菊花杯」等道具,總價值超過人民幣五十萬元(約台幣兩百一十六萬元)。琉璃工房表示,楊惠姍個人非常希望為保護崑曲這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盡一份綿薄之力。
楊惠姍特別為戲中第二本「霓裳羽衣」設計、製作巨型的琉璃「貴妃翠盤」,上月三十日當天,青春小旦演員沈昳麗所扮的楊玉環在「翠盤」上翩翩起舞,再現貴妃壽宴時與唐明皇琴瑟和諧的經典場景。
此外,在全本「長生殿」的「定情」、「小宴」兩折中,唐明皇和楊貴妃手持酒杯,也將使用台灣琉璃工房設計的翠綠色「菊花杯」。此番助陣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道具,曾在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貫穿使用。
上海昆劇團表示,全本「長生殿」醞釀、排演耗時近三年。除台灣藝術家助陣舞美設計外,還根據史料考證,盡力復原「霓裳羽衣」舞的唐代風格。此外,劇中的服飾將採用手工刺繡,樂器「瑟」則是根據出土文物複製,雲鑼、編鐘等實體背景,則將再現中國古代宮廷樂隊的壯觀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