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任不到兩年,民生物資該漲的都漲了,「漲價風」方興未艾,各行業都是一樣,不該漲也漲。
看到民眾搶購衛生紙的情況,更是難以想像,行政院物價穩定小組,似乎沒有發揮到功效。
見微知著,如民眾最貼切的食,為因應勞基法修法,從麵包店到小吃攤,冷飲、早點、咖啡,幾乎無所不漲,自助餐漲了五元,老闆說原物料調漲,不能做虧本生意,只好跟著水漲船高。
物價和薪水成反比,什麼都漲,薪水不漲,就像翹翹板原理,一邊高來一邊低,不論是政府錯估形勢或後知後覺,在廠商堅守「絕不降價」的原則下,象徵物價「回不去了」。
新政府號稱「實事內閣」,讓人民生活不安;誇口「財經內閣」,無穩定的財經計畫;任由各行各業漲價,卻束手無策。
政府在民生政策上,應制定合理的漲價制度,讓過程透明化,以減少疑慮化解民怨。在物價方面,積極訪查市價,深入了解民瘼,防止廠商囤積哄抬,採取各項穩定措施,才是真正「苦民所苦」。
黃富生(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