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亞馬遜公司在西雅圖園區啟用了「生態圈」,作為最新的辦公大樓。外觀為三座玻璃球體,占地約二千坪,彷彿是一座巨大溫室。裡面有超過四百多種物種和四萬多株植物,還有小溪、魚及香草植物讓員工舒壓,彷彿是在雨林中工作。
為了讓員工能與大自然有更多的親密接觸,無獨有偶的,蘋果公司新園區「飛船」也使用可再生能源,外觀如飛碟的環形建築,占地近八萬坪,裡面有九千多種原生、耐旱樹木,成為一個充滿綠意的辦公空間。
國外的大型企業除了追求全球化發展,與高科技技術的革新之外,願意砸下重金,為員工打造一個親近大自然綠意的工作環境,以員工的身心健康與福祉作為企業發展的考量,值得國內作為參考。
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長時間的工時與低薪,已成為台灣普遍的現象,為賺取更高的營業額和亮麗的業績,有企業令勞工加班過時,導致帶月荷鋤歸的情景時常發生。
高壓的工作環境,讓勞工身心長期處在緊繃狀態,容易產生各種身心疾病。為了紓解壓力,許多上班族會在辦公桌上擺一盆綠色植物或花盤,緩解眼睛長期看電腦的疲累。
近日台東農改場研發出「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縮短蕨類的生長期,透過新的栽種技術,長葉腎蕨等蕨類植物也能變成辦公室桌上的療癒小物,讓上班族們有更多新的選擇。
除了員工自我空間的微型綠化之外,政府與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之餘,是否能考量員工的身心健康,讓其能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提高員工實質的薪資與福利保障,並從綠化辦公環境開始改善,將大自然帶入辦公環境裡,讓員工可以從大自然裡獲得可再生的能量與創意,進而提高工作效率,達到良性的循環。
余致毅(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