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胸懷 養成終身學習態度

吳欽杉(嘉義縣╲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18.02.28
56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福報》於二十五日頭版報導「退休幼兒園長讀大學.她帶的娃娃是學長」,確實是教育現場的一樁美談。這則溫馨的報導,讓人聯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他在千古流傳的文章〈師說〉中,倡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現今資訊傳播一日千里,每天都有新知,讓人無法倚老賣老,終身學習的環境更加確定。

西元三百多年,約東晉時期,龜茲國有個小孩叫鳩摩羅什,七歲就隨母親出家。九歲的時候,和母親前往天竺國北部的罽賓國,向論師盤頭達多學習小乘經典。後來,拜須利耶穌摩為師,開啟學習大乘經論的大門,受持《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高僧傳》譽之為「聲滿蔥左,譽宣河外」。

盤頭達多得知鳩摩羅什的非凡成就,冒著艱危,長途跋涉到龜茲國;鳩摩羅什本有心要找老師,看到老師前來,非常高興,為老師講說《德女問經》(漢譯本為《有德女所問大乘經》),闡釋因、緣、空、假的道理。盤頭達多經過啟發,禮鳩摩羅什為師,說:「和上是我大乘師,我是和上小乘師矣。」遂流傳下「大小乘互為師」的典故。

禪宗第六祖慧能大師,也有類似激勵人的故事。六祖自從五祖弘忍大師處得法後,經過十五年避居獵人隊中,抵達廣州法性寺,因為一段「風動幡動,仁者心動」的因緣,驚動住持性宗法師請法,為六祖剃髮,並拜慧能大師為師。

現代社會各種知識的進步可為一日千里,不能墨守所曾學習,更不能形成所知障礙,我們應該以開放的胸懷,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樂於請教他人,以期豐富自己生活。

吳欽杉(嘉義縣╲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