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泰國數以百計的民主運動人士二月二十四日聚集在曼谷法政大學校園內舉行示威,他們戴上酷似總理帕拉育的面具,但面具卻長著「木偶奇遇記」主角皮諾奇歐的長鼻子,以諷刺帕拉育是個騙子,一再延遲全國大選。示威者也在示威活動上高舉三根手指,象徵了他們的三個要求:今年內舉行大選、打倒獨裁統治及民主萬歲。
這已是近期以來的第三次類似的示威活動,主辦單位也表示會繼續辦理一連串示威。泰國軍政府於二○一四年五月成立之後,就頒發了命令,禁止任何政黨活動及集會,目前這項禁令仍然有效,就顯得這些示威活動更為突出,擺明了無視禁令,但軍政府至今不敢對已經舉行的幾場示威採取任何行動。
從某一個角度說,軍政府在這個事情上,可能處於一種心虛的狀態,所以才畏首畏尾。
現任泰國總理帕拉育在二○一四年五月發動政變,並於隨後取得政權之後,就承諾將會在一年半內「還政於民」,可是卻一再食言。
去年年底,帕拉育終於宣布大選會在今年十一月舉行,不少人認為這次應該是真的了。哪裡知道,軍政府後來又弄出小動作推遲選舉,由其所卵翼的全國立法議會在一月二十五日通過表決,決定把國會選舉法案的生效時間往後推遲三個月,推遲的理由則是「要讓政黨有更多時間為選舉做好準備」。
問題是,有意逐鹿的泰國大黨如「為泰黨」、「民主黨」早自軍事政變之後,就在準備參加大選「翻盤」了,無奈大選日期卻一再推遲。
前述國會選舉法,是泰國憲法規定大選前必備的四個基本法之一。而根據泰國憲法,大選須在所有必要的選舉法生效後的一百五十天內舉行。
沒想到,泰國全國立法會議二十二日又突如其來並史無前例地否決了全部七名國家選舉委員會新任委員人選。這個突兀的行動,立刻讓人聯想到又是一個拖延選舉的小動作。
泰國軍政府為什麼這麼害怕選舉呢?這是因為自從軍方在二○○六年九月發動軍事政變,推倒前總理塔信而且迫其流亡之後,塔信仍然可以通過遙控的方式,指揮他的陣營贏得選舉奪回政權,也逼得敵對陣營(皇室、軍方、民主黨)不得不以包括軍事政變、司法政變、違法街頭運動等在內的非民主方式,一再推倒塔信陣營建立起的政權。
過去十二年間,泰國軍方總共發動兩次軍事政變,推倒了塔信及其幼妹盈拉的政府。另外發動兩次「司法政變」,拉下塔信陣營贏得選舉後所扶植的兩位總理薩瑪及頌猜。
正因為如此,現在的軍政府不願再重蹈覆轍,讓塔信陣營贏得政權之後再耗時費事想法將之推倒,而是計畫在選戰上就打敗塔信,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亞洲區主管芒福德就指出,展延大選將讓軍政府有更多時間籌畫如何繼續掌握政權,「我想他們依然沒信心能在大選中取得他們想要的成績」。
泰國軍政府這些年來已經做了許多小動作,目的就是要確保還能繼續執政。帕拉育簽署行政命令,放寬成立新政黨的限制。如此以來,他的支持者就可以大量成立政黨。根據新修訂的「比例代表制」來爭取國會議席,進一步推選他為「局外人總理」。
泰國全國立法議會所謂「要讓政黨有更多時間為選舉做好準備」,更像是要多給時間,讓這些要為巴育抬轎的政黨做好準備。這也是大選日期一再後延的真正原因。
只不過,現在軍政府的拖延戰術,已經引出了前述跳脫顏色戰爭的真正民主運動,要如何因應,恐怕要頗費思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