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追月
每到年節,百貨公司、各大賣場甚至小商店,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促銷自己的商品。我卻不急著逛街,先花點時間逛逛家裡久違的「角落」,確定哪些東西「缺貨」再做補充。
退休以前,家裡就像個無底洞,東西一包包、一箱箱買回去,隨手一扔,下回需要時,早已不知去向,常常為了省麻煩,乾脆再買一份。就這樣,一物堆一物,整個屋子像個大貯藏室。
揮別了朝九晚五後,一天二十四小時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為了改善生活品質,開始有空就清理家裡的各個角落,盡量將家中物品分門別類,方便拿取。如此一來,「垃圾」出家門,「好物」留家裡,愈理愈明,愈理愈方便。
自從用心花時間清理每一個抽屜、櫃子之後,發現每次都會有斬獲。以前精挑細選帶回家的寶貝失而復得,現在總算「真正擁有它」,不但不花一毛錢,也不用辛苦扛回家,感覺真好。尤其在整理書籍及一些早年的筆記時,也常常順便整理自己的思緒,將不要的捨去,將值得留存的好好收藏。
而整頓一些日用品時,發現丟掉很多,卻獲得更多,那種感覺好奇妙。樓下太太改衣服的技術非常好,女兒曾將公司制服拿去修改,讓同事讚不絕口,陸陸續續我也改了幾件,效果都不錯。年關將近,挑了幾件樣式老舊、質料卻很好的舊衣服,沒想到修改後竟然像一件新衣服一樣,四件三百元,簡直太便宜、太划算了!
景氣不好,尋找藏在家裡的「寶藏」再利用,省了金錢,又賺了空間,還能讓深藏角落的東西獲得新生。尤其像衣服這種「非必需品」,運用一點小智慧「舊衣新穿」,也讓自己「煥然一新」,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