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衛生署疾管局昨天宣布發現今年三例腮腺炎本土病例,分別是家住雲林的十一歲男童、台北市的三歲男童及花蓮縣的六歲女童,三人經治療後都已出院,情況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前一位已完成二劑、後兩人也接種第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疫苗,卻仍染上腮線炎,疾管局呼籲應確實接種疫苗。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指出,十一歲男童四日出現食慾不振、疲累、高燒、腮腺疼痛、腮腺腫大及頭痛症狀,五日診斷為腮腺炎,七日通報,二十一日檢驗陽性。
林頂表示,雖然疫苗無法達到百分百的防護力,但是若不接種疫苗,感染的機率更大,呼籲確實接種疫苗,否則情形可能更加惡化。
台灣地區嬰幼兒MMR基礎劑預防接種完成率百分之九十五點七;九十五年有五例確定病例(台北市三例、台北縣及台中縣各一例)。
依據國內資料,腮腺炎好發於春冬兩季,屬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經飛沫及直接接觸感染病人的唾液傳染,潛伏期約為十二到二十五天,感染後常可終生免疫。其臨床特徵為發燒,一或多個唾液腺腫痛,好發於腮腺,有時亦侵舌下腺或顎下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成年男性感染腮腺炎會併發睪丸炎、百分之五女性可能併發卵巢炎,懷孕初期三個月感染腮腺炎會增加流產機率。
林頂說,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MMR對腮腺炎的保護力可達約百分之八十,接種第二劑則保護力可提升至約百分之九十,但因疫苗保護力受個人免疫狀況及接種時間的長短而有所不同。
目前預防腮腺炎最佳方式仍為完成二劑疫苗接種,呼籲出生滿十二到十五個月及國小一年級時各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