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梅霞
多年前,台南一家大賣場新開張時,標榜整箱購買價格可以便宜很多。考慮家裡孩子有喝飲料的習慣,還能省下到商店購買的時間,於是,我們常挑個空檔就到大賣場採購。
一次,我們又從大賣場搬回幾箱飲料,一個老同事看了,衝著我們搖頭:「俗(便宜)物食破家!」當時只覺得這話沒道理!明明就是省錢又省時,怎麼會買了便宜的東西還因此「食破家」?
然而有些話,要經過時間的歷練才能慢慢明瞭。多年後再回想,我突然明白了: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大,但是,因為便宜,我們買了很多無用的東西,長期累積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金錢。而且孩子原本一天一罐,因為買了一整箱,便會再拿第二罐、第三罐,有的甚至喝幾口就棄置桌上,每次整理家裡,從各處找到的瓶罐十分可觀。
上市場買菜時,原本只想買三樣菜,看到這個促銷、那個跳樓,又隨手買了其他東西,總要兩手提得滿滿才情願回家;日積月累,導致家裡東西氾濫,只能到處堆積,還安慰自己總會用得到。進服飾店,原本只想買一件衣服,老闆說:「一件五百,三件一千。」最後衣滿為患,只能增加衣櫃數量,然而有些衣服永遠塞在陰暗角落,沒機會見天日。
每年整理家中雜物,也曾深自警惕:怎麼有這麼多沒用過的東西?然而,一進市場,看到搶購人潮,看到大促銷,天哪!怎麼這麼便宜?忍不住又一頭栽了進去……
俗物食破家?其實說的是對人心的一種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