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台灣水泥業 超越改變允永續

文╱黃柏齡(資深媒體人) |2018.01.23
834觀看次
字級

文╱黃柏齡(資深媒體人)

台灣的水泥產業,是高耗能汙染產業,從挖礦到運送,產生的環境傷害,常受到環保團體的抗議。

對岸大陸的水泥市場需求更大,近年來同樣因為環保意識抬頭,關閉了許多低端的水泥廠,而且是為數極多的水泥廠,因為中國大陸的環保意識更是無限上綱,一年之內關廠縮減的產能高達四億噸,有多達六百家的低端水泥廠,政府叫關就關。

當低端水泥廠關了一大堆後,剩下的是產能占比重的大廠、和對環境相對溫和的革新廠。大量關廠隨之而來的,就是水泥價格開始上漲。需求沒有減少,但供給大量減少,從二○一四年開始,大陸水泥價格就開始漲,而且,這水泥漲價的情況,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水泥跟汙染畫上等號,台灣不可能會有新的水泥廠設立了,所以台灣的水泥產量也不會增加。台泥兩岸產能五千多噸,站上大陸第五,亞泥位居第十名,隨著水泥漲價,不管您喜不喜歡水泥業,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台泥、亞泥的股價一路走高,而且不見停勢,水泥在資本市場上成了炙手可熱的產業。

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台泥前董事長辜成允不幸離世。事發前幾天,辜成允出席工研院新書「為什麼非要創新不可」發表會,會中提出「創新」的想法和他實際的做法。

水泥業是傳統產業,但不代表不需要創新。台灣老字號的水泥公司,包括環泥、嘉泥、亞泥、台泥,無一不在將資產重新配置。

環泥轉投資感測元件成效明顯、嘉泥轉投資國際飯店也成功、台泥則持續綠能產業和保種的發展。身為台灣水泥業龍頭,台泥在產業創新和綠能發展,不遺餘力,扮起領頭羊的角色,而且效果逐漸呈現。

台泥先前進入大陸,進而成為華南地區水泥王,除了眼光獨到,投資快狠準之外,最難得的是,對環境生態十分看重。可挖水泥的石灰岩地區地形特景,植物在這種環境往往演化出獨特的樣貌,「一山一種、一溝一種、一洞一種」。

台泥在廣西貴港等地的石灰岩礦區,聘請專家地毯式的搜羅調查,在開採前,找出各種稀有罕見植物品種,移植到植物園妥善照顧。台泥董事長辜成允的離世,外界一般公認痛失「企業戰士」,但英國皇家植物園等機構,則是認為「國際保育界」的損失。

辜成允在世時,認為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發展綠能產業動作頻頻,而且沒有隨著他的辭世而停歇。二○一七年台泥轉投資的能元科技增資七點五億元,百分百持股的東宇綠能和台泥再生也都增資了十四億、十二億,光合建設合併到台泥再生,合計增資三十三億。

現任董事長張安平也表示,台泥將持續發展多項替代能源,可望今年展現具體成績,過去辜成允生前擘畫的「超越改變允永續」,不但將讓台泥的產業轉型持續邁進,也讓其他同業在本業穩定獲利的前景下,更能正視有益於環保和發展前景的產業轉型之重要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