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席捲全球準備好了嗎?下 文/陳亦偉、楊昇儒、蔡怡杼 |2018.01.21 語音朗讀 13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八年一月號 http://www.cna.com.tw 杜拜計畫導入由德國無人機公司Volocopter研發的飛行計程車來改善城市交通。 圖/截取自Volocopter官網 太湖之光是中國第一個100%國產的超級電腦,截至去年11月,太湖之光已經連續四次雄霸世界最快超級電腦寶座。圖/陳家倫 文/陳亦偉、楊昇儒、蔡怡杼 AI全面啟動 人工智慧發展的大趨勢下,高學歷不再是就業保證,要成為能人機協作的「π型人」,才是未來職場的搶手人才。AI已經走出實驗室,走入職場,走入生活。面對人工智慧狂潮,您準備好了嗎? 中國AI發展急起直追 美國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二○一○年,中國研製的超級電腦「天河一號」在全球TOP 500超級電腦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始引發注目。 中國已非吳下阿蒙 市場、資源、人才皆備 身為研發人工智慧的霸主,美國當時看不起天河一號,畢竟天河一號用的晶片是英特爾(Intel)公司的。 但是在二○一三年,中國推出「天河二號」登上世界最快超級電腦寶座,比排名第二的美國泰坦(Titan)運算速度快了近一倍。此後三年間,天河二號連續蟬聯六次TOP 500榜首。 二○一五年,美國商務部頒布法令,禁止英特爾向中國出口用於天河二號系統升級的高性能計算晶片,企圖扼止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發展。 但隔年六月二十日,國際TOP 500組織發布的榜單顯示,中國最新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登頂,運算速度比第二名的天河二號還要快近兩倍。 太湖之光是中國第一個百分之百國產的超級電腦,甚至比美國的更省電而有效能。有中國媒體自豪表示,「美國的禁運反而成了我們晶片國產化的契機」。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等外媒這兩年相繼發文指出,中國在人工智慧超越美國,不再是一個夢。美國有線電視網CNN甚至預言,中國人工智慧研究在二○二○年就會趕上美國。 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更可望在二○二○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單一消費市場。中國光是網民就多達七點三億人,他們有超過九成使用智慧手機,各種網路運用都走在世界前端。發展人工智慧最需要的資本、市場、人才,特別是大數據,中國處處顯露絕對優勢。 最重要的是,中國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中央大刀一揮,即便是最偏鄉的角落,都會爭相搞起人工智慧。 中國國務院去年七月發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畫」,二○三○年要在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核心產業規模要超過人民幣一兆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十兆元。 為培養全世界都在喊缺的人才,中國國務院去年八月下令,所有中小學都要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寫程式教育,建設人工智慧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 產官競相投入 AI研發運用遍地開花 中國在人工智慧的市場應用既快又猛。光以臉部辨識的研發運用,可能已經領先世界,已有愈來愈多家銀行導入臉部辨識,不出幾年就可能取代提款卡;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也開啟世界第一個臉部辨識登機的正式航線。去年中國高考正式引入臉部辨識做為識別考生的工具。 當谷歌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橫掃圍棋職業高手時,來自四川名為AI-MATHS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去年首度挑戰中國高考,並在數學考試得到中等學生的成績。 不僅官方,中國私人企業也競相投入人工智慧領域。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是世界七大網路集團之一,它們都放眼智慧網路商務與自動駕駛的開發,因為中國是最大的網路與汽車市場,還是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 百度早已傾全力投入自動駕駛平台「Apollo」;阿里巴巴去年宣布「達摩院」計畫,未來三年投資一百五十億美元計劃在中國和海外開設研究實驗室。 騰訊雖然起步較晚,但也積極布局研發製造智慧電動車,還斥資十八億美元買了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百分之五的股份。雖然可能還比不上AlphaGo,但騰訊團隊僅以一年的時間就研發出「絕藝」,並在去年日本舉辦的UEC杯世界計算機圍棋大賽以全勝奪冠。 來自台灣的人工智慧教父李開復,離開谷歌後,也選擇中國為人工智慧創業發展基地。他預言中國最後將會在人工智慧勝過美國,除了發展條件優越外,因為人工智慧發展勢將面臨法律、道德問題,美國會被這些問題拖住,但中國可不會;「在中國,人們並不介意滿街的監控攝像頭。」 沙烏地機器人當公民 斥資打造AI未來城 人工智慧發展迅速,除了美、俄、中國大陸等各主要大國全力傾注資源研發外,向以產油著稱的阿拉伯地區也在AI領域奮起直追,甚至要打造一座機器人比人還多的「未來城」。 機器人獲公民身分 沙國要建造AI未來城 由香港韓遜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開發的超擬真女機器人蘇菲雅(Sophia),去年六月在日內瓦一場聯合國的論壇上亮相。蘇菲雅露出淘氣笑容、眨眼,還會說笑話。面對有人質疑人工智慧可能帶來威脅,蘇菲雅在論壇上還宛如真人似地歪頭皺眉告訴記者:「人工智慧對世界有益,能在各方面幫助人類。我們永遠不會取代人類,而是成為你們的朋友和幫手」。 蘇菲雅當時無疑是論壇一大亮點,不過她還不具備自我意識。創造蘇菲雅的韓遜(David Hanson)表示,他預期有完整感知能力的機器人將在數年內問世。 沙烏地阿拉伯去年十月還特地頒給蘇菲亞公民身分,成為全球史上第一位獲得公民權的機器人。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在接受彭博(Bloomberg)訪問時,還宣布要斥資五千億美元,在該國西北部紅海岸邊的沙漠地區,打造一座名為Neom(意為新未來)的新城鎮。這座城市不僅比杜拜還大,而且市內的機器人會比人類多,有如科幻電影的情節。 沙爾曼的願景,這座AI新城將代表「人類文明的躍進」,跳脫沙國傳統的羈絆,希望打造成聚焦先進製造、生技、媒體與航空產業的商業重鎮。 沙爾曼在訪問中表示,將來在Neom「一切都會與人工智慧AI連結,與物聯網(IoT)連結」,凸顯沙國降低石油依賴的經濟轉型努力,成為「沙烏地阿拉伯2.0版」的縮影。Neom預定明年第四季開始動工,第一階段工程訂二○二五年完成。 全球第一位 阿聯任命人工智慧部長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也搶搭AI風潮,在去年十月任命了全球第一位人工智慧(AI)部長蘇爾坦(Omar Bin Sultan),誓言要成為AI強國,接下部長一職的蘇爾坦只有二十七歲。 根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表的AI方略,他們期望藉由AI活化境內的交通運輸、衛生保健、太空探索、科技、教育或農業等領域,並協助政府打造預防機制,降低溝通、運輸與物流成本,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重大貢獻。 其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很早就傾國家之力積極發展AI、布局科技領域,像是去年五月杜拜就讓第一個機器人警察亮相,預計要在二○三○年讓機器人警察在街頭執法。 推出機器人警察之前,杜拜去年二月就計畫導入無人機概念的飛天計程車,來改善城市交通,還曾於在杜拜第三十七屆的海灣資訊科技展 GITEX(Gul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hibition)中展示AI虛擬隧道監控系統,預計在今年夏天,於杜拜機場第三航廈使用AI安檢隧道取代部分安檢櫃台。 把AI當好同事 跨領域π型人成職場不倒翁 AI人工智慧儼然成為近來最熱門的詞彙,不管是既有產業的轉型,或新創產業的推動,莫不積極投入人工智慧的發展。然而,在各產業逐漸引入人工智慧後,民眾感嘆生活更便捷之餘,也開始擔憂,深怕AI搶飯碗。 AI來勢洶洶 產官都積極布局 隨著物聯網帶來海量數據的蒐集、晶片技術成熟及演算法持續優化等因素,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備受各界關注,不僅研究機構如Gartner將AI列為二○一七年十大技術趨勢、麥肯錫顧問公司亦將AI視為未來數位化重點。 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從各國科技政策來看,AI已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如美國、日本、韓國等已將AI納入國家重要政策,我國「亞洲.矽谷」計畫亦將AI納入未來推動的關鍵議題。 依據國內外智庫研究AI發展趨勢可歸納出以下重點:首先,未來將聚焦於機器人及自動駕駛、機器視覺、語言、虛擬代理、機器學習五項技術;其次,高科技、通訊、金融服務、醫療、交通、能源、旅遊等產業在AI應用面最被看好;第三,AI的發展將需要更高端的運算效率、更精準的感測能力、更優化的辨識效能,此將帶動晶片設計及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研調機構紛紛看好AI將是驅動科技業成長的新動力,Wiseguy預期到了二○二三年AI市值將達一百四十二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百分之十七點二;研究機構IDC看好各產業積極投資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預計二○一六到二○二一年複合成長率達百分之五十點一。 國發會表示,根據國內外智庫預估,在二○二○年,AI將創造三千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到了二○二一年,百分之三十的經濟成長將與AI相關。 談到當紅的人工智慧,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面對新科技事物,政府與民間是相互的,並非政府硬要壓下來做什麼,反過來,民間廠商也不要認為政府是來管制,「而是雙方一起坐下來,凝聚共識」,透過創新實驗條例,達成可以互相馴化的關係。 唐鳳說,對於AI發展,科技部等各部會都投入相當大的資源,目的不僅只是發展AI技術本身,也是透過AI技術的興起,把現有的優勢,包含半導體在內的各個不同硬體優勢,全都整合。 能人機協作的π型人 立職場不敗之地 如今人工智慧也逐漸應用在各產業上,如自動駕駛車、機器人理財、智慧語音助理、關聯式廣告、動態人臉辨識等,令人驚呼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禁擔憂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 面對人工智慧等新科技應用,唐鳳認為,「AI可視為新的物種,人類必須學習怎樣跟這樣新的物種相處。」 yes一二三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大趨勢下,高學歷不再是就業保證,且只有一項專長恐怕還不夠,要成為「π型人」,且要懂得活用人工智慧,達到人機協作,才能在職場上加分,不易被淘汰。 楊宗斌說明,所謂π型人,就圖像解釋,下面的兩隻腳即具有兩項專長、專精在兩個領域或者具備兩種外語能力,且這兩項專長具有向外延伸擴展的能力,至於上方的橫桿,則代表可以將兩項專長統整、融合的能力,並運用於實際工作上。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曾公開看好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甚至認為許多醫生將被人工智慧取代,。不過楊宗斌認為,仍有些工作是無法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尤其是涉及溝通、協調,如銀髮族照護等這類工作,較不易被取代。 楊宗斌以法律、行銷等工作為例指出,人工智慧是客觀的,其運算是由公式、機率所產生的,但行銷需要與客戶大量溝通,而法律除了法條之外,更重要的是同時顧及情理法,這類工作都還是需要由人進行判讀。因此,愈需要主觀評價的工作,愈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前一篇文章 人工智慧席捲 準備好了嗎? (上) 下一篇文章 女力搶灘 現代花木蘭 上 執干戈以衛社稷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6【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7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球傳統市場巡禮 品味城市脈動與文化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