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棒啟蒙計畫提供
從為《時代雜誌》繪製插畫到《蘋果日報》的副美術總監,再進入傳統布袋戲,目前又在數位製造3D建模的領域發展,陳柏健(Bob)展現了精采的斜槓人生。在他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了對自己核心能力的自信,以及跨域學習的勇氣與成長。他說:「我喜歡大家看著自己時,那種『有你在就搞定的』的眼神。」
念專科時,陳柏健負責校刊的製作,他為此買了一台蘋果的筆記型電腦,並從第二個禮拜起就開始接案,用盡全力去完成專案。這段校刊經驗,也讓他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後來進入了插畫領域,他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複雜的新聞內容視覺化,成為精美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有一年,阿里山小火車出軌,記者千辛萬苦趕上山,拍了一堆照片傳回來,台北突發中心卻因為沒有說明,不知如何處理這麼多照片。副總說:「請Bob來看看。」於是他在電腦裡看了兩百多張現場照片,拿起鉛筆畫了一張草圖,請他們馬上製作圖表。兩個鐘頭後,山上的文字稿傳下來,內容一模一樣。
對於管理,陳柏健認為,公開透明的環境是最重要的。表現好與不好都應直接透明,不要造成誤會,讓表現好的人得到鼓勵,也讓表現不好的人知道該加油或是轉換環境。這樣的做法得到屬下的認同,直到現在,當時的幾位同事還是每年都會前來拜訪相聚。
陳柏健戲稱,自己的學歷只教會他識字;他認為,自己的斜槓發展,與他從插畫開始累積的經驗有關,因此直到現在,他還是會自稱為插畫家。而他目前擔任台灣自造者協會常務理事,推廣自造者運動,從事數位製造的教學。因為他預見,3D建模的能力在將來會變成普遍的需要,而在這個全新的虛擬世界中,有太多東西需要被建造了。
同時陳柏健也認為,自己的成長,來自於「總是想挑戰更好」的性格,與不斷為自己設定挑戰的目標。他認為,自己尋找與吸收知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也鼓勵學生,可以早點面對世界的挑戰,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學校的被動學習環境中。
每周五上午8:05~8:3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職場嬉遊記」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