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觀音草漯沙丘漂沙疊千層,宛如小型「沙哈拉沙漠」,吸引許多網友探尋祕境。圖/曾增勳
【本報桃園訊】桃園市四大地景之一的觀音區草漯沙丘,是由台灣海峽上百年來的漂沙堆積而成,尤其東北季風吹起風飛沙,既危險又壯觀。市長鄭文燦表示,市府研議成立草漯沙丘生態園區,希望未來採總量管制方式,不破壞生態前提,開放民眾觀賞和認識沙丘自然地景。
草漯沙丘與觀音藻礁、新屋石滬、許厝港溼地,號稱桃園四大自然地景,草漯沙丘是由隔沙籬攔起長達八點一公里的海岸沙丘,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遴選為台灣九處最值得守護的自然地景、最美海岸之一,網友形容是「小型的撒哈拉沙漠」,也是滑沙者的祕境,常有網友、情侶尋幽探訪。
農業局指出,目前正進行草漯沙丘生態園區整體規畫,沙丘園區從大園區老街溪口到觀音區大堀溪口,面積約三公頃,未來園區規畫綠蔭隧道、步道及生態教室,並在沿途設導覽牌等設施,預定在大園潮音北路七百三十巷、觀音忠孝路規畫兩個入口,最快下半年施工。
不過,草漯沙丘至今未規畫開放,不見路標或警告標示,甚至有部分沙丘海岸崩坍斷陷,民眾私自探訪亂闖,易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