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國防報告書已出爐,內容主要分成五篇十章節,本書重點分別從「戰略環境」、「國防整備」、「國防自主」、「國防治理」、「榮耀國軍」等項目呈現給國人。
對台灣來說,國防報告書第一次完整地將共軍從二○一六年十二月至今,戰機、軍艦繞台次數與日期詳加記載,不但凸顯當前台灣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透過圖表方式,呈現共軍對台的威脅,將更能客觀呈現敵方企圖增進國人危機意識。
此次的報告書當中,特別將「不對稱作戰與創新戰法」納入其中,並以「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為軍事手段阻絕共軍侵台。
面對共軍威脅,客觀來說,台灣在國力有限的條件下,結合國內產官學的研究能量,針對台灣在聯合拒外武器、超音速反艦飛彈、水雷布建等強項進行建軍,不但助於國家資源的有效分配,也能避免因與對岸發生軍備競賽,而掉落國力衰退的陷阱。
針對國機與國艦國造議題,書中將大部分的裝備建軍時間擬出一個概略方向,雖然實務上建軍計畫與實際時常有所出入,不能否認的,政府針對台灣當前所欠缺的國防戰力提出一個概略計畫,應獲得國人讚賞。
最重要的,此次報告書首次將美台軍事合作議題浮上台面,依筆者推估,國防部與府院高層願意將其重點內容呈現在兩年一度國防報告書中,必定是得到美方批准,這也說明台美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因川普當選總統而出現賣台,
相反的,無論從政治、經濟到軍事面向,均顯示台美在區域安全與責任上,有更緊密的連結。
國防報告書的目的,重點在於精簡地呈現國家未來在國防政策與戰略上的大方向,相較於在建軍細節或當前應改善之部分,較不會呈現出來。但不能否認的,政府所出版的報告書,必須達到「以簡馭繁」或「提綱挈領」的效果,才有利於政府政策之傳播與推動。
宋磊(嘉義市/獨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