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俄羅斯這一年外交可謂是突圍之戰,這為普亭連任總統奠定政績。美國總統川普仍然延續歐巴馬時期的政策,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持續綁架歐盟外交,造成俄歐關係處於低盪。這些因素也使得中國大陸和中東成為俄羅斯外交的突破口。
俄美關係惡化源於二○一四年克里米亞事件,美國結合同盟國家對俄施以經濟制裁,歐盟一度中斷了與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的合作計畫。普亭決定加快「轉向亞洲」的戰略進程。適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經濟計畫,這使得俄羅斯加快了歐亞經濟聯盟的啟動,主動帶領中亞國家與大陸進行更深化的合作。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普亭訪問北京,與習近平共同見證了大陸石油天然氣集團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完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簽約,俄羅斯取得了三十年四千億美元的訂單,二○一八年開始向大陸提供每年三百八十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
俄中雙方分別在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對接方向上持續合作,並且共同促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使得成員國可以在多邊架構下進行紛爭的協商。廈門的金磚峰會成為大陸和印度化解邊界衝突洞朗危機的舞台。
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在金磚峰會上的見面,彼此都墊高了地區安全上的角色和地位。洞朗危機也使得美國和日本希冀藉由印太戰略拉攏印度,企圖破壞中印俄三角軸心戰略。
美國的印太戰略不但企圖圍堵大陸及中巴經濟走廊,也藉由印度牽制中俄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妨礙中俄阿巴四方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避免自身被擠出中亞的勢力範圍。
無獨有偶,美國藉由經濟制裁妨礙俄歐深化能源關係,加強北約組織與飛彈防禦系統針對俄羅斯,目的就是希望減緩俄歐競合關係將美國擠出歐洲。
同樣地,美國挑釁北韓,不接受「雙暫停」倡議,牽著中俄在聯合國安理會持續強化經濟制裁力度,這讓大陸沒有條件去勸說北韓放棄核武計畫。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能夠在美國不放棄武力選項的訴求中棄械投降嗎?也就是說,美國根本是要挑起中朝的矛盾,破獲中俄朝三邊關係,防止自身被擠出東北亞。
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俄羅斯和土耳其盡棄前嫌,共同和伊朗成為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進行政治協商的擔保方,由哈薩克斯坦作為阿斯塔納會談機制的承辦方,讓敘利亞逐漸走向結束內戰。
俄羅斯和阿塞德政府軍的合作,順利清剿伊斯蘭國,並且俄羅斯宣布撤軍,僅保留在赫梅米姆軍事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的常駐人員。
美國仍然保留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力量,顯然,在未經敘利亞政府授權的主權侵犯下,已經沒有反恐的合理基礎,只剩下支援反對派反對阿塞德,美軍的威信已經搖搖欲墜。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爾曼於十月訪問莫斯科,與普亭總統確認了共同協調國際原油減產。俄羅斯的原油出口量已經是世界第一,如今與伊朗以及中亞國家合作,足以撼動美國和歐佩克組織對於全球原油市場的操控,這使得川普亟欲退出伊朗核協議,企圖破壞俄伊對於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這樣一來,俄羅斯外交突圍更讓美國精英無法容忍俄羅斯的崛起。
然而,「通俄門」這只會迫使川普以更極端的手段,證明美國地位無法動搖,進而更波及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