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劉備與黃權的君臣之道

文/余遠炫 |2017.12.25
3440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以漢室正統自居。但蜀漢的建立頗為艱辛,為了奪取根據地,劉備在龐統等人的幫助下,進攻益州。當時益州牧劉璋,曾派法正等人迎接劉備進四川,劉璋的主簿黃權反對,認為劉備不是一般人容易打發,更何況一山不能容二虎,但劉璋聽不進去,還將他外放廣漢當縣長,等到劉備與劉璋起衝突時,黃權嚴守城門,力戰劉備,最終劉備還是拿下益州。

劉備有知人之明,他知道黃權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所以極盡柔軟姿態與黃權結交,黃權也因此歸順了劉備,成為繼關羽張飛之後,受到信任的將領。他向劉備建議奪取漢中穩固益州,獲得劉備的認同。劉備稱帝之後,情同兄弟的大將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並遭東吳殺害,劉備怒火燃燒,發兵攻打東吳。黃權勸阻劉備不要發兵,但劉備聽不進去,黃權只好採權宜之計,自願擔任先鋒,先探東吳的虛實再做打算,但劉備仍要御駕親征,並安排黃權任鎮北將軍駐守江北,防範曹魏陣營的動作。

劉備的這場意氣之戰,連諸葛亮都擋不住。征討東吳的結果,就是遭到東吳將領陸遜的火攻,在「夷陵之戰」中徹底失敗,狼狽逃回白帝城。黃權的後路被東吳切斷,兵力又不足,在前後施故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曹魏。曹丕非常高興,認為黃權棄蜀投魏,就像當年韓信、陳平離楚奔漢一樣。但黃權回答的很實際,他受劉備厚愛,不可能投降東吳,在回不去蜀漢的情況下,就只能選擇降魏,跟韓信、陳平的選擇是不一樣的,他只是敗軍之將啊。

這番坦率的回答卻也獲得曹丕欣賞,黃權投降魏國後,蜀漢中有人建議要依法處理叛將,殺死他全家作為報復。劉備卻認為,黃權的投降是因為自己意氣用事不聽勸告,是他對不起黃權,而不是黃權對不起他,不但不追究黃權的背叛,還重用他的兒子。黃權也深知劉備為人,雖然在曹魏陣營,卻沒有為曹營設謀作戰。

司馬懿欽佩黃權,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快士」,陳壽寫《三國志》時,雖然黃權是魏國大將卻寫進蜀國之中,也肯定他對蜀漢的貢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