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湖中設有透明的裝置藝術,連鳥類都駐足其上休息。圖/林孟慧
兩公尺高的「五百元新台幣水晶珠簾」布置。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座落於新竹公園西北方,一進入園區,便可見到兩公尺高的「五百元新台幣水晶珠簾」布置,層次分明,十分有趣。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原始建築物,始建於西元一九三六年,設計師為日本人手島誠吾,最早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當作行館及宴客用的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便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之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也曾為憲兵駐所;最後,在新竹市長蔡仁堅任內,於二十世紀末期開始改建成博物館。
博物館園區可分為四大部分:A館玻光璀璨館(由不同工作室及公司經營,以創作手工藝品為主)、B館璃光炫藝館(由五間不同工坊及公司經營,以生活玻璃藝術品為主)、C館茶香馥郁館(由一店家經營,以茶品、茶具銷售、輕食及茶藝課程為主)、D館晶彩藝想館(由兩間藝術坊經營,以特色玻璃藝術品創作為主)。
玻璃工藝博物館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正式開館,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因此園區內除了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迎接賓客外,也有日式庭園的布置在其中,將細沙碎石鋪地,並加上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連同草皮、植栽及其他景觀組件,構成微縮式庭園景觀,這些「枯山水」常用來作為冥想的輔助工具,引人領受禪的意境。
園區的後方,有一大片人工湖,湖邊建有步道及迴廊,可供民眾休憩及觀賞湖景,湖裡養了不少魚及巴西烏龜,非常可愛;就連湖中亦設有透明的裝置藝術,連鳥類都駐足休息,十分愜意。
玻璃工藝博物館希望能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共同參與,同時也提供大家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