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大開放? 李碧華 |2017.12.23 語音朗讀 36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當AI遭遇FinTech!「Hit AI」人工智慧產業台灣首屆高峰會盛大登場。圖/KNOWING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俊榮圖/KNOWING 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圖/KNOWING 文/記者李碧華 台灣在數位金融領域蹉跎了十多年,如今終於有了突破口。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條例草案「光速」審理,十二月十八日已完成朝野協商,更有機會在本會期三讀通過。 相關的金融監理沙盒草案一度出現多份版本而僵持不下,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上任三個月,從不被金融業界看好,如今不被傳統體系侷限,開始擁抱科技創新。他表示 ,台灣需要有一個「監理」場域讓業界和科研團隊在第一時間達成交流,才能保持台灣產業的靈活性,「我們要走在人家前面,若走在人家後面,等到警覺到趨勢的時候已經太慢了!」顧立雄舉例說,以應用人工智慧(AI)技術的機器人理財來說,採用機器人理財的科技業者,要取得投信投顧的執照比較容易,門檻不像銀行業那麼高。他認為,科技業者可以逐漸從外部進入金融業的核心,而現在台灣還沒有深刻感受到這股趨勢,應該跟科技業者頻繁溝通。 對於科技圈來說,當全球都在全力投入AI領域時,台灣本土業者卻難以與國際接軌,發展AI也沒有太多聲音,所以台灣真的不能侷限在硬體與代工時代的「工人智慧」,更要開始懂得「由軟帶硬 」。「Hit AI」人工智慧產業高峰會,因此匯聚海內外產官學研意見領袖,為台灣人工智慧產業找到對的方向。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暨亞洲.矽谷執行中心執行長邱俊榮強調,「AI是數位轉型的核心,現在整個國家定位未來要走向數位經濟,其中最關鍵的就是AI!」他也以特斯拉為例,所有未來的應用都是經過很多的學習經驗,慢慢地匯聚成很多的資料。「不能再這麼依賴出口!」邱俊榮指出,今年台灣經濟因出口表現好而相較去年好,但無論是出口項目或出口生產方式,還是處於相對傳統的階段,所以台灣也必須要重視內需發展,目前趨勢的AI就顯得十分重要;除了可能可以解決台灣所面臨的五缺問題,「若導入生產過程,並持續朝該方向努力,台灣經濟也更能看到未來。」邱俊榮強調。 「AI就像是當初人類發明電腦、控制半導體一樣,是個要抓住且必須抓住的風浪,台灣不能再錯過這項趨勢,由各行各業的人一起集思廣益,找到解決的方法。」鈺創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盧超群認為AI就如同台灣科技的火車頭,不能再像之前手機革命一樣,台灣已經失去了手機平台,而現在就是科技多元化應用革命的時代:「半導體技術正扮演多元應用的智慧核心,今年成長了百分之二十點六,代表半導體活起來了,但要長遠的發展,需要大家的支持,所以台灣應該要趕快抓緊各個螺絲釘,把各界人才聚集在一起,才能讓AI在台灣發展得更順利、更成功。」 「深度學習和強化式學習是將來會造成重大影響的AI技術。」六子棋發明人兼交大CGI研究團隊發起人吳毅成指出,許多人會開始注意到AI是因為去年AlphaGo的關係,但大家對AI的熱潮多聚焦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反而忽視了另一個可以不斷改善品質的技術強化式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吳毅成也提到若與有Google支持的AlphaGo(圍棋)相比,交大CGI的計算資源雖然在國內算還不錯,但在國際上還是相對弱勢。他也強調若台灣的各個行業都可以重視AI,利用AI技術來改善公司的品質、增加競爭力,台灣就很有可能彌補過去錯失發展的軟體差距。 諮詢與輔導 金融監理鐘擺 衍生新風險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顧立雄表示,金融海嘯後,各國監理機關的重點發展已調整到穩定這一端;金融創新有各種可能性,若過度或過早的監理會扼殺金融創新,但監理過少或過慢,則可能會衍生新的風險。 「面對金融科技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它,辨識潛在的機會與風險。」顧立雄提出,為了因應金融科技的發展,各國普遍性的做法是建立專責的辦公室,提供監理法規的諮詢並提供輔導,讓新創團隊進行對消費者友善的金融創新;同時諮詢與輔導的過程也有助於監理機關建立一個適宜的監理方式。 此外,另一個鼓勵創新的做法是成立「監理沙盒」。顧立雄說,它的核心精神是讓監理機關與新創業者在模擬的環境中,透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學習過程,減少資訊不對稱衍生的風險。 顧立雄進一步解釋,監理機關可以透過沙盒了解新型態的金融科技的機會與風險,進而調整法規;而原本不熟悉法規的團隊也可藉由沙盒快速瞭解法規。順應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理趨勢,金管會今年也已經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設立一個法規諮詢與輔導的窗口。 了解技術面 AI能使生活更有效率 要反思根本 「軟體就是服務!現在的軟體讓一切的支援和開發變得更快速也更便捷,而若應用在醫療上面,將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以及金錢。」新加坡Biofourmis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Kuldeep Singh Rajput指出,AI時代來臨不只生活變得更便利,許多工作也都將由AI來取代,透過人工智慧,甚至可以利用數據分析來為患者進行預測。 Kuldeep Singh Rajput認為,AI預測分析及醫療行動裝置之所以很重要,就是因為能夠幫人類建立正向循環的生態網,除了更了解自身的狀況之外,還能提早得知可能的病症,幫助患者的同時也讓醫生更快進入狀況。 TSS台灣新創競技場共同創辦人暨產業發展召集人邱啟華認為,AI這件事不是什麼新潮流行,而是已經紮實存在的技術。他也以自己過去服務時所看見的新創團隊為例,他發現AI這項科技早已落實在多數新創團隊上。 法律角度 發展AI至少行政院層級 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發現回顧那麼長的人類歷史,大概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一樣,那麼多對人類可能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科技發生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像是AI、FinTech、無人車等。 「為什麼台灣現在的立法程序還是跟二十年前一樣?」她也從法律角度提出質疑,「我們一直說AI會取代很多的工作,那我們碰到那麼多法律上的問題,也要思考AI如何改造政府!」蔡玉玲說。 「如何談AI?應該是AI加HI,政府的運作效率要提高,AI需加上人的智慧與自然的智慧!」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郭耀煌認為AI牽涉到各個行業、部門及法規,在台灣談AI的發展時不能只談科技,台灣若要發展AI至少是在行政院層級,那麼,在行政院層級如何讓AI發展是有效的運作,是極為重要的! 而從AI科技本身的產業切入,他認為台灣還是有很多領域適合發展AI應用,且台灣有很好的硬體以及晶片半導體的產業,此外,郭耀煌也強調台灣在有限的資源下,要「如何統整各領域」的發展,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競爭優勢 跟各介面的互動 能安全方便 工研院巨量資料中心主任、資策會副執行長余孝先認為這波AI最大突破是機器學習,而近兩年AI會受矚目是因為台灣正在突破。他也進一步分析AI在台灣產業的發展,「AI並非新的事物,目前的趨勢是產業AI化,我們不該視AI為產品,而是競爭的優勢。」余孝先強調。 AI影響的最大產業是財務金融、健康照護、零售、製造業等,就台灣的競爭來說,余孝先說:「已經擁有自己的大數據,所以機會相當大!」 立法委員江啟臣說:「台灣並不是很龐大的國家,要將AI有效運用,最適合的就是『城市』,不涉及整個台灣的規模,在某種程度上又達到包括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的完整社會,再加上地方自治的行政系統,將AI導入城市,我想,成功率會高於整個台灣來實施。」 對有些人來說,AI是技術、工具、產業,對江啟臣而言,他認為AI存在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互動的理想狀態,透過人工智慧協助人在跟各種介面的互動,能夠達到安全、方便、最有幫助的狀態。 前一篇文章 動禪意境 國寶書法家 由繁變草的解密 下一篇文章 核四3 年封存到期該不該再重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灣電玩攀上高峰 改寫選手賽局迪士尼首度授權手遊屬於東方的諾貝爾獎限塑終極目標 貼近無痕生活暖化危機 每個人都擔心核廢料核四3 年封存到期該不該再重啟? 作者其他文章高雄市立美術館 彩繪原鄉感動狗 千旺幸福工藝層層堆積 追逐膠漆杯器傳說台灣電玩攀上高峰 改寫選手賽局迪士尼首度授權手遊屬狗名人與寵物的夢幻組合 ──什麼人養什麼狗台中文化中心 昇華為藝術 有很大的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