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得(嘉義縣/榮民)
根據調查,國人請領義工手冊超過一百零五萬人,人數以十八至二十九歲最多,女性為男性二倍,可說是最樂於當義工的國家。有人擔心義工會成為廉價勞工,個人認為是多慮了。
星雲大師揭櫫「義工」深意,闡明「義」是好的、善的,是純淨無汙染的。義字具正面涵義,大抵象徵守正不阿,樂於慷慨助人;能明辨是非,不會做惡;公平合宜的言語和行動;做事不拿酬勞;道義上勇於承擔;更表示勇往直前不稍退縮的精神。
故「義者」不但是有情有義,心甘情願無怨無悔;也是擇善之後付諸行動,行為利己利人,絕非損人利己,義工從付出中獲得法喜,才是真正「眾生的義工」。
義工不限年齡、宗教和性別,只要自身能力許可,有愛心和耐心均可為之。義工遍布各行各業,默默從事善行義舉,無怨無悔不求回報,是一群值得讚歎的「不支薪的傻瓜」。
我自軍旅退役後,擔任過身障弱勢團體、社區巡守隊、急診室義工、幫助原民教育,長達二十多年。我認為緣起的世間乃眾緣和合,行有餘力就該回饋社會。義工讓我收穫頗多,不執著福報和榮辱,體會「三輪體空」的無相布施,對人生獲益良多。
佛陀是佛弟子的導師,堪稱義工的鼻祖,大師則是踐履者,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不論親疏貧困,不管人種派別,以平等無私的心態,為創造人間淨土而奉獻心力,在在呈現義工的特質。希望人人發願當義工,只要懷抱感恩的心,肯學習奉獻,體現菩薩精神,自然會受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