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矽谷與台灣新竹科學園區是全球科技產業最活躍的中心,而國家支援、頂尖學府、研究機構的人才與技術資源,則是這兩個科技重鎮得以蓬勃發展的主因。
一九五○年代,美國史丹佛大學為鼓勵學生創業投資,並建立結合學校資源的高科技園區,於是出租校地,邀集高科技公司進駐。由於多半是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公司,此地又位在聖塔克拉拉谷地,「矽谷」一名不脛而走。
新竹科學園區雖以矽谷為藍圖,卻是由國家主導,邀請海外學人回國創業,並配合台灣理工人才,吸引企業群聚,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是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讓台灣名列全球積體電路和資訊工業大國行列。
產官學通力合作:
以學校最新科技為基礎的矽谷,除了史丹佛本身,附近的聖塔克拉拉、聖荷西州立大學,甚至矽谷外的加州柏克萊大學,都是人才的孕育搖籃,而美國國防部則為矽谷創造了龐大的市場需求。新竹科學園區則是以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所,以及鄰近的清華、交通兩所大學為後盾,在國家政策引導下,以優厚的獎勵措施與資源協助,積極合作的成果。
高度競爭力與學習能力:
矽谷與新竹科學園區都是具高度專業技術、反應快速、競爭力十足的中小型企業聚集地。這些企業都勇於挑戰大企業,或與之合作,最後甚至取而代之,如矽谷的惠普(HP)、英特爾(Intel),及台灣的台積電、華碩等。
新竹科學園區‧台灣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成立時間:1980年
地 點:新竹市東區與新竹縣寶山鄉
廠 商 數:約600多家(2005年為止)
營 業 額:約400億美元
特 色:以晶圓代工起家,如今涵蓋半導體、光電、電腦、通訊、精密機械和生技六大產業。
矽谷‧美國
Silicon Valley, U.S.A.
成立時間:1950年代
地 點:美國北加州聖塔克拉拉郡
廠 商 數:7,000家以上
營 業 額:2,500億美元以上
特 色:矽谷產業從早期的半導體生產中心開始,如今已邁向電腦、通訊、軟體,以及多媒體等最新科技的多樣性發展。
(轉載自《福爾摩沙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