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宋代的傑出詩人。時當北宋後期至南宋前期,戰爭不斷、百姓疾苦,因此,陸游寫了很多憂民愛國的詩歌,被喻為愛國詩人。八十五年人生歲月,留下約九千三百多首詩。
可以說陸游把自己一腔愛國熱血都傾瀉在作品之中,〈示兒〉一詩表現最鮮明深刻: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據說這是嘉定二年,他病重臨終前寫給兒孫的詩,也是詩人的人生中最後一首作品。它的感人,在於詩人臨死前還念念不忘恢復中原。生前,陸游常表現對於無法見到國家一統的遺憾,比如:
〈太息〉:
砥柱河流仙掌日,
死前恨不見中原。
〈夜聞落葉〉:
死至人所同,此理何待評?
但有一可恨,不見復兩京。
當然,除了豪情萬千的英雄氣概,以及壯志未酬的感歎之外,陸游的詩也有歌頌美好生活的一面。他強烈反對江西詩派的刻意雕琢,作品大多傾向自然流暢的文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等,這些描寫自然景色的作品寫來清新自然,典雅有韻致。
此外,陸游也是一位養生家。他的作品,很多表現了他在飲食、生活有節律的一面,比如:〈食粥〉,在詩前說明此詩乃秉承北宋詩人張耒的食粥說(張認為食粥可延年益壽)而寫: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知長年在眼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他也提倡少喝酒、多讀書:「飲酒不至狂,對客不至疲;讀書以自娛,不強所不知。」
另外他更提倡保持心境開朗的生活態度:「高枕時時聞解籜,卷簾片片數飛花;飯餘解帶摩便腹,自取風爐煮晚茶。」
陸游詩歌的特色,就是「眾體皆備,風格多樣」,難怪受人傳誦,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