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玲仰
今天接女兒放學時,只見她一臉喜孜孜。
原來昨天上課時,她們幾個人玩著互丟橡皮屑的遊戲,老師發現後,罵了正拿著橡皮屑丟女兒的花花。受委屈的花花回去向父母哭訴,媽媽當然很生氣,又由於花花曾被同學霸凌,所以媽媽很擔心,除了求助於老師,並交代花花不要與女兒玩。
花花回家告狀,讓女兒被誤認為欺侮她的凶手,今天一早還要人傳話:「媽媽不准我與妳玩。」讓女兒很生氣,決定不理花花。但下午花花卻忍不住主動跑來告訴她:「媽媽不准我與妳玩,不過我很想與妳一起玩,我們可以『偷偷地』、『悄悄地』一起玩。」
好可愛的花花,讓我不由得笑了出來。我要女兒好好愛護這分友誼,也提醒她下課不可以玩太瘋,上課更須彼此約束,不要惡作劇,才不會害人害己。我能懂得花花媽媽想保護女兒的心意,但孩子並無法了解,才會造成彼此的不快。此事也讓我想起女兒在日本幼稚園的一次經驗。
有天我到學校接女兒時,見她正拉著一條繩子,繩子另一頭,一個日本小男孩正像狗一樣在地上爬著。我嚇得立刻制止女兒,責備她怎麼可以這樣欺侮同學?此時只見日本小男孩一臉錯愕,用日文問我,可以讓女兒再陪他玩一圈嗎?遊戲結束後,小男孩很有禮貌地向我們鞠躬道謝,並奔向始終在一旁微笑等待的媽媽,男孩媽媽也向我們深深一鞠躬,表示謝意。
那天在回家的路上,女兒告訴我,剛剛她也同樣做「狗」讓小男孩牽,他們玩得很開心。霎時我醒悟到,孩子的世界其實是很單純的,有時候反而是大人強加於他們的世俗觀念,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有時候媽媽們不要自己太入戲,常常大人還耿耿於懷時,小孩已敞開心扉,玩成一片,往日的不快,早已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