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3)

文/星雲大師 |2017.11.03
2846觀看次
字級
東莒島燈塔,清同治年間建造,位處閩江口外馬祖列島南方,與馬祖列島北方的東湧燈塔同為進出福州馬尾的主要航標。時至今日,因衛星定位及新式輪船導航系統發達,燈塔不再背負引航功能,卻也成為遊客白天賞景、夜晚觀星賞月的最佳景點。圖/莊美昭
死亡是歷來人們忌諱談論的問題,但是時代的進步,「生死學」已經成為熱門的話題。其實,人間最大的問題,一是「生」的問題,二是「死」的問題。

佛門聯語 3

死死生生生復死
來來去去去還來

悟本性無非佛性
了凡心即是聖心

水深雲影菩提現
月夜鐘聲色相空

星河界裏星河轉
日月樓中日月長

生死泰然
文/星雲大師

死亡是歷來人們忌諱談論的問題,但是時代的進步,「生死學」已經成為熱門的話題。其實,人間最大的問題,一是「生」的問題,二是「死」的問題。
生要居處,死要去處;有的人為生辛苦,有的人為死掛念。佛學就是生死學,例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就是解決你生的問題;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決你死的問題。只是因為人有「隔陰之迷」,換了一個身體就不知道前生後世,因此自古以來對生死茫然無知,成為天下最難解決的問題。
其實,人之生也,必定會死;人之死後,還會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環形的鐘錶,如圓形的器皿,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生死只是一個循環而已,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也不是開始,收也不是結束;開始中有結束,結束中有開始。
在佛門裡,有許多的大德高僧,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生要歡歡喜喜而來,死也要歡歡喜喜而去;因為來來去去、生生死死,無有休止啊!
從歷史上看一些禪者,有的田園荷鋤而亡,有的自我祭拜而終;有的吹簫奏笛,泛舟而逝;有的東門西門,向親友告假而去。所謂「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來來去去,根本就不用掛懷。正如衣服破舊了,要換一套新衣;房屋損壞了,要換一間新屋;連老舊的汽車都要淘汰更新,何況人的身體老邁了,怎能不重換一個身體呢?
法國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人物拉伯雷說:「笑劇已經演完,是該謝幕的時候了!」他對於死亡表現得瀟灑自在,毫無依戀;哲人盧騷臨終時安慰夫人:「可別傷心,你看,那邊明亮的天空,就是我的去處!」真是自在人生的示範。
死亡不足畏懼,只是死亡以後就像移民一樣,你到了另外的國家,你有生存的資本嗎?只要你有功德法財,你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現在社會上有「安樂死」的說法,其實「安樂死」比「痛苦生」還要好很多!快樂人生當然畏懼死後痛苦,如果「生死一如」,又何必「貪生怕死」呢?
佛教淨土宗稱死亡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遊,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一個生命托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要處之泰然!

──摘自《迷悟之間》第三冊 p.275

【佛教問題】

如何認識「空」和「有」的關係?

如何從千差萬別的萬象「有」,來認識寂然不變的自性「空」?簡單的說,就是《心經》說的:「色即是空。」色是物質的意思,空表精神;色是現象,空是本體。「色即是空」是指物質就是精神,現象就是本體,也就是從紛紜變化的萬事萬物,可以尋覓出一個共同不變的理則。世間上空的真理本來只有一個,由於各人的體會不同,產生種種苦樂差異。
有一個富家公子,在大雪紛飛的早上,推開窗子外望,一看白雪皚皚,心情非常愉快,就吟了一首詩:「大雪紛紛滿天飄」,當時樓下躲著一個叫化子,正在挨凍受冷,饑寒交迫,聽那公子哥兒一念,就接了一句:「老天又降殺人刀」;樓上的富家公子,不了解窮人的困苦,依舊得意洋洋地繼續吟著:「再下三尺方為景」,認為雪再下厚一點,風景就更好了;老乞丐一聽,更覺得悽慘,含悲作結:「我輩怎得到明朝?」
這富家公子和老乞丐因為生活不同、心情不同,所體驗的感受也就不同,可見心情是隨境而遷化的,從這種認識差異的轉移之中,我們可以認識到「空」的真諦。
因此,儘管萬法有千差萬別的形相,但是空的理體是相同的,而這個空的境界是本來無一物,無去無來無障礙,不在中間及內外,唯有撥開了萬有的煙霧,體證「空」的光明智慧,才能如實地認識世間,與真理相契。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第七冊,〈佛教對空有的看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