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NSO攜手 重現經典快雪時晴

曹麗蕙 |2017.10.27
158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舞台螢幕上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映入觀眾眼簾,接著一點水墨暈染開來,彷彿帶領觀眾隨著書聖的墨韻穿越東晉、後梁、南宋、清朝,直到當代台灣,探索一個又一個安身立命的歷程。

國光劇團和國家交響樂團(NSO)跨界合作的新編京劇《快雪時晴》,睽違十年後,今起再度於國家戲劇院登場,希望透過重現這齣歷史水鏡般的劇作,讓民眾照見歷史,也照見自己。

〈快〉劇從台北故宮十大鎮館寶物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出發,收到帖子的張容,開展一段追尋摯友手扎的旅程。

藝術總監王安祈表示,一開始給編劇施如芳的命題,除了要與台灣相關,更要結合京劇與交響樂。當時施如芳從NHK《兩岸故宮》紀錄片中知悉王羲之在北方瑯琊祖家歸不得的晚年,以自己為第一代祖,在江南重修祖譜,好讓兒孫無需如風中柳絮般飄蕩,有所觸動,進而開展出這齣架構龐大卻又細膩的劇作,希望帶領大家思索人在歷史波瀾裡如何安身立命。

詮釋大地之母與裘母兩角的魏海敏表示,「這兩個角色,一位如同宇宙的母親,一位則是人類的母親,但共通點就是包容各種生命。」她說,十年歷練後,她對角色寓意有更深的體會,「大地之母就像〈快雪時晴帖〉的靈魂 般,穿越古今,歷經那麼多朝代,影響那麼多人,最後落腳台北故宮,也代表台灣人心終於落實的感受。」

對於十年後再現經典,復排導演之一的戴君芳將舞美、影像重新設計,特別是貫穿全劇的水墨意象,從混沌宇宙、歷史水鏡到旋舞不止的毛筆字等,運用互動科技,讓水墨不只是串場角色,而是能潛入文本,牽動觀眾內在情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