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的日常生活雖然無所用心,自在灑脫,但是絕對不是放蕩不羈、遊手好閒。有許多禪師勤奮參學、素簡守道的態度是令人十分敬佩的,他們不僅在搬柴運水時參禪,連舉眉瞬目都不放過絲毫禪機,他們不會用參禪的藉口懶惰懈怠。
●禪是非常實際的,穿衣吃飯,不多不少,不拒不求,很不容易,完全視同無物更不容易。禪是講受用的,精神生命上的受用,遠比衣食生活上的受用來得重要。
●平常要多親近善知識、多閱讀經典以變化氣質,「提升心靈」、「認真行佛」,自然就是人間佛教「禪」的實踐了。
●有人問「雲水三千」是什麼意思?其實,說的就是一個解脫者的生活,它像天上的白雲飄來又飄走,又像地下的河水流去又流回來。出家人行腳就是雲水。雲水到哪裡去?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雲水就是「行佛」,這也就是人間佛教的行禪。
●有許多禪師,在悟道之後,有的仍然芒鞋破鉢的在雲遊,有的仍然一笠一杖的在行腳。有的在叢林裡搬柴運水,有的在禪堂裡低聲下氣,他們拋棄人間物質的享受,他們遠離社會人情的安慰,無論肩頭揹掛著二斤半的包袱,或是身邊擁有禪者外出的行囊,總之,他們過著忍辱作務的生活,他們實踐了內心平和寧靜的悟道者的生活。
●人到無求品自高。禪者,最大的特色就是無欲無求,無煩無惱,這種特色在雲遊參訪時尤其明顯,呈現了禪師們清淨超越的品格──衣食無沾滯,隨緣放曠;行住是雲水,自來自去。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禪門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