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衛福部改善少子化相關預算明年減少七億元,六都自籌經費增加四千多萬到一億元不等。新北市直言「一定會排擠其他福利預算」,但六都仍設法編列預算,力保社會福利不縮水。
台北市社會局科長鍾雅惠表示,因應少子化推出的「北市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等四項方案,明年估計要再增加約五千萬元,市府會編預算支應。只是國內人口減少,中央政府少子化預算卻縮減,「有一點奇怪」,不管是減輕家長負擔或托育公共化,都應投入更多資源才對。
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說,從預算金額來看,當前政策比較重視長照。高齡化、少子化都是國家面臨的挑戰,不可偏廢,政府更應該鼓勵民眾,讓民眾願意生小孩。中央計畫四年建置一千四百多處公托,已難滿足民眾需求,如今預算又減少,雪上加霜。
桃園市政府估算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計畫等支出,明年自籌費用要多花四千三百七十五萬六千元。社會局科長鍾梅金說,中央去年就已通知要拉高地方自籌比例,因此已多編預算準備,但一區一公托目標不變。
台中市社會局長呂建德指出,每一項政策推動都有中央補助款、地方配合款,中央也已告知托育費用減少補助,市府將多編列預算八千五百六十萬元支應,未壓縮社會局其他預算。
呂建德認為,長照和少子化經費來源不同,不會互相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