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報導,美國洛杉磯有個「網紅夏令營」,專門指導青少年運用社群媒體,成為知名YouTuber,即使營隊要價高昂,也吸引上百名青少年參加。
現代社會滿載的網路生活形態,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趕搭上數位列車的商機也多不勝數,讓年輕朋友看到無限機會。但時空壓縮之下的資訊競逐,導致各行各業為求「吸睛」,行銷花招百出;各式網紅、素人也大打宣傳戰術。但年輕朋友成為目光焦點之後,一時口快造成意外的傷害,或莫名面對非理性的負面言論蜂擁而至,他們的心理準備足夠了嗎?
青少年階段是同儕建立合作互信、培養人際互動的重要時期,Charles H.Cooley曾提出「鏡中自我」,指出人們會從他人看待自己的評價,來界定自我概念,如果偏頗而泛濫的網路言論,過度影響年輕朋友的自我認知,或是為了吸引粉絲,特意迎合扭曲了人格特質,這些網路放大的效應所可能導致的非預期後果,很可能使青少年難以承受。
面對看似充滿機會表現的網路世界,青年朋友尤應思索,任何領域的知識、實力養成,都需要時間沉澱累積,如果不希望自己只獲得稍現即逝的關注熱度,腳踏實地的深耕學識,始終是展現自我的根本基礎。
洪菀蔆(高雄/公共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