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二○一七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由「雷射干涉重力波偵測站」(LIGO)三名創立領導成員,美國學者魏斯、貝里許和索恩共享殊榮。
LIGO由全球十五個國家的研究團隊所共同組成,其中清華大學光電所教授趙煦所領導研究團隊,也是唯一參與的台灣團隊。趙煦表示,在與魏斯、索恩多次的互動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兩位學者十分謙和有禮,不論演講或私下對話,都將成就歸功整個LIGO團隊,且兩人更不以成功偵測到重力波而滿足,仍非常關心技術發展進度。
趙煦說,魏斯及索恩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科學家,事實上,他們領導整合及對外溝通的能力也是屬「諾貝爾」等級,包括要協調十五國上千位物理、天文、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專家合作,朝同一目標前進;且LIGO是美國NSF歷來投注經費最高的科學研究,高達十多億美元經費,要如何與各界溝通、說服國會及納稅人支持,這與科學研究是同等重要。
而索恩聊天時則告訴他,自己年輕時的興趣是在音樂和電影,愛吹薩克斯風和黑管,更熱愛搖滾樂。索恩六十八歲退休,轉進到最愛的電影和音樂領域,並擔任賣座電影《星際啟示錄》的執行製片,片中所有科學情境都是經過索恩的精心計算,要求絕對符合科學現實;也因該片的賣座,索恩目前正在籌拍另一部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