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理論與修行法門》,香海文化出版
文╱慧昭
在開始談如何過般若生活之前,先來認識什麼是般若?般若就是空慧,或稱為空性慧,也就是如實了知空的智慧。空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空是說世間上一切諸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無我,都是緣起性空的。能夠如實了知一切法的緣生、緣滅,虛妄不實,這種智慧,就稱為般若。
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或《心經》中的:「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如實了知一切法的無常、無我、虛妄不實,這種智慧就稱為般若。那麼如何將般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呢?以下提供參考:
要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呢?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都是緣起空性的,遇到逆境或不如意時,就不該怨天尤人。因為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一切因緣必定都是自己造成的,既然自己敢做,現在因緣到了,就要勇於去面對,勇於去承擔,而不是只會怨天尤人。
佛教有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由此可知,一切都是自做自受,有因有緣的。
曾有一罪犯,因作奸犯科而被法官判處了死刑,罪犯聽後,大聲喊冤:「我不服氣!這太不公平了!我從小是個被人遺棄的孤兒,在貧民窟裡長大,老師、同學都瞧不起我!沒有人願意接納我,才逼得我走上絕路!老天太不公平了,我不服氣──我死不瞑目!」法官聽了,要罪犯靜下來,抬起頭來看著他,法官以平穩的口氣說:「我也是個孤兒,我小時候也是在貧民窟中長大的!」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確,沒有用的人,凡事只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有用的人,凡事自我檢討,尋求改進。
邱民是實踐家專畢業,曾是身價超過億萬的商界女強人。某一年卻在職場失利,背負六千萬元債務;當她遭遇人生逆境,不屈服的面對問題,放下身段在夜市擺攤賣剉冰;不但自創品牌研發新口味,提供外送服務,還陸續推出創業研習課程等新點子。她的苦幹使她在五年內還清債務,其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還寫成書,激勵人心 。
的確,有用的人,凡事不會怨天尤人,當遇到失敗、挫折時,更能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愈挫愈勇。因為沒有經過失敗的人,怎麼會知道成功的可貴?尤其當如實認識因緣果報的理論後,了知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不幸的事情降臨時,就更應該勇於去面對事實,不怨天不尤人!
有一段相當受用的話,分享於此:「我們一生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不論是快樂的、痛苦的、順境的、逆境的,它都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情而已,它並不是人生的全部。」譬如社會經濟不景氣,很多人失業,如果能夠這樣想,失業也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而已,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也是重新充實與調整腳步與方向的開始,還能檢視自己,以及思考與家人、群己與職場生態的關係,或許還能來一趟放鬆與充電的旅行,如此能夠放下執著,當下就能解脫自在。
然而,有些人並不這麼想,一直執著失業這件事,甚至鑽牛角尖,如果鑽不出來,最後可能就會走極端,而造成人世間的悲劇,這就稱為沒有般若智慧的人。因此,應當了解,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順境,是修來的福報,但是當遇到任何逆境,就必須要能無住放下,自能遠離煩惱,解脫自在,這樣才是真正了解生命之真諦者。
(摘自《金剛經的理論與修行法門》,香海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慧昭
生於一九六五年,台灣雲林人,一九八九年在台北普門寺皈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九九一年禮星雲大師剃度出家,同年在佛光山寺受完具足戒。一九九一年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一九九五年畢業於中國佛教研究院。
慧昭法師歷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總本山糾察、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專任教師、男眾學部輔導主任、佛光山修持中心主任。現任佛光山寺副住持、禪淨法堂堂主、福慧家園住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