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日澳洲媒體描述一項治療中風新技術,可不開刀清除引起中風的血栓。國泰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蘇亦昌指出,這項新技術為「經動脈取栓術」(IAT),是利用導管將支架或抽吸導管導引至血栓處後,再將血栓嵌住、吸出,以此打通血管,降低中風後遺症,與傳統靜脈血栓溶解劑相比,新技術將治療的黃金時間由三小時延長至八小時,同時也可降低中風偏癱後遺症。
六十七歲女性,突發性右側肢體無力、講不出話,於發作後四小時後送院,當時腦中風嚴重度為十八分。經檢查為左側腦血管阻塞,術中併用抽吸及支架取栓之技術,將血管內多個血栓取出,打通血管;手術約五小時,右側肢體力量恢復。
蘇亦昌說,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成效雖好,但對於發作超過三小時或大血管阻塞者,並不適用。
近年來導管技術進步,新式動脈取栓術運用微創腦導管技術,透過病人鼠蹊部動脈,將導管及微導管導引至阻塞的腦血管,將血栓取出,不僅出血機率小,打通血管成功率高,最快半小時就能完成手術,健保也已納入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