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畫》向日葵死後才出生的梵谷

嘯鯤/文 |2007.05.17
656觀看次
字級

 
梵谷曾經受到日本浮世繪鮮麗色彩的感染,渴望看見陽光,於是從北地巴黎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他打算在這裡創建「南方畫室」。

這個南方畫室象徵著陽光的透明和高溫的熱情,事實上,梵谷是想建立一個藝術家們聚集之處--「藝術家之家」;然而,儘管他的想法由衷肺腑並充滿高度的期待,但藝術家們卻反應冷淡,沒有人願意前來參加,只有高更應邀準備前來。梵谷深受感動,故而懷著深深的謝意與崇敬之心,決定為高更畫出十二張向日葵的繪畫,將自己居住的「黃屋」裝飾起來,歡迎高更恭臨。

他為了將自己最喜愛的向日葵贈送給最親愛的好友高更,竟無分晝夜,埋頭創作,當夏季轉眼過去,時間一天天到來,高更終於出現,而梵谷只畫完四幅向日葵作品,內心極為懊悔。

梵谷和高更共處兩個月之後,兩人便不歡而散,而梵谷的自責更導致「割耳」的自殘,高更憤然離去,梵谷從此週期性的精神病發,並持續到他逝去。

梵谷在巴黎時曾畫過四張表現「向日葵」的主題,後來搬到南部阿爾,也完成過七幅,共計「向日葵」畫作達十一張之多。

在梵谷美術館展出的這一幅純然黃色調的「向日葵」(圖例),便是一八八九年一月時在阿爾的「黃屋」完成的,那時高更早已遠去。一月正值嚴冬,梵谷形單影隻,無心創作,平日便以描摹複製自己的向日葵畫作度日,三幅複製畫完成後,他打算寄贈給高更,但終其一生,高更未曾獲得。

梵谷與高更相處的兩個月中,高更曾以讚美的口吻說道:「對,這才是花!」

僅用絢麗的黃色系列組合繪成的此幅「向日葵」,堪稱梵谷的化身,也可說是他的代表作,梵谷以向日葵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他所描繪的向日葵,並不像觀賞用的花兒一樣只講究精美細緻;相反地,梵谷筆下,刀刀見痕的木刻般筆觸,如同與土地共生共亡的勞動農民,象徵一種強韌的生命力與無盡的希望之光。

一九八七年,在倫敦拍賣會上,一張也是梵谷的「向日葵」,以大約五十九億日圓的天價被日本人購得,相對於梵谷生前唯一賣出的一張「紅色葡萄園」,僅四百法郎的低價,梵谷未曾分享榮耀,卻早先拉下人生的帷幕,不禁教人唏噓涕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