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退休教師呂志宏有感於現代人情感疏遠,自創「五百公益俱樂部」,朋友間不分年紀、職業,每人每月繳五百元聚餐,餘款做公益。八年來,俱樂部從十三人發展至一百二十人,三年來捐款至少一百五十萬元。
「人要珍惜親友相聚的時光,若能一起發揮生命價值,生命更樂活。」呂志宏說,五百俱樂部初衷在拉近人的距離,每月固定餐敘聯誼,沒有利益關係,不談政治等敏感話題,觸動許多人的心靈,三年前成員達八十人以上,都有共同的正向目標。俱樂部會員只有男性,避免感情問題,也不立案,免於財務糾紛,單純交友、行善。
這群來自台東社會不同階層、行業的人,分成十二組,每月一組任東道主籌辦聚會,東道主每人繳三千元,其他成員繳五百元,扣除餐費後餘款做公益。
會長黃揚升說,俱樂部「救急不救窮」,在村、里長連結下,只要發現貧病患者、窮困缺乏喪葬費家戶急需幫忙,經實地訪查與社群討論無異議,都能快速給款救助。他們的善行漸為人所知,有二十多名在地人士及企業主以「顧問」、「公益會員」身分一起每月贊助行善。
「從事公益後,加入的人更多了。」為運作更順暢,俱樂部以一百二十人為最上限,要加入得「候補」。在公家單位服務的小兒麻痺患者陳昭欽行動不便,但每聚必到,俱樂部成員總是同心協力抬他上台階。他說:「好朋友一起做好的事,就是這麼溫暖又踏實。」
最年長成員、七十多歲的張進義說:「這裡沒有小圈圈,一視同仁,都是朋友。」有任何疑難雜症,提出討論,不同行業別的人都能提供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