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百餘年前,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替南台灣留下許多珍貴影像,其中一張一八七一年在高雄內門木柵拍下的照片,經上色後引發熱烈討論,因照片中九人刻意不看鏡頭,被外界解讀為「台灣史上第一張擺pose(姿勢)團體照」、「古人很有型」。高雄甲仙文史工作者游永福說,大家都猜錯了,湯姆生只是想留下剃髮結辮的紀錄照罷了。
湯姆生為台灣
留下珍貴紀錄
西元一八七一年,約翰.湯姆生追隨來台傳教的馬雅各醫師,展開「福爾摩沙之旅」,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打狗港(高雄港)、高雄內門、甲仙、六龜等地都有他的足跡。特別的是,湯姆生記錄平埔族人的生活,四十餘張照片成為重要的文史資料。
近日臉書社團「台灣古寫真上色」替湯姆生拍的一張黑白照片著色,照片中五男、四女全不看鏡頭,背景是一間鄉下竹筒厝,照片發布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一百四十六年前的這張照片,是台灣第一張有擺姿勢的團體照,影中人非常酷、時尚感十足、很像專業模特兒。
游永福說,這張照片在英國威爾康影像收藏館內的編號是L0055961,名為「Bak-sa chapel and group」(木柵禮拜堂群像),背景是現在高雄市內門區的木柵教會,湯姆生兩度在此停留,共留下二十張照片。
游永福解釋,湯姆生以人類學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多留一些髮式與造型紀錄;清朝男性須剃髮,所以男性取下頭巾、臉朝側邊,可讓後人知道當時人剃髮結辮的樣貌,女性則未取下頭巾,男服右衽、女服左衽,每人的姿態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