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國首都利雅德北方的阿布杜拉國王財經區正大興土木。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衛報》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正在推動大規模經濟轉型計畫,幾乎所有國營企業都將民營化。分析師認為,這場經濟變革的影響力不亞於政治革命,可比擬鄧小平帶領中國現代化。
杜拜飛往沙國首都利雅德的班機,近來每周日都一票難求,周四回程也一樣;因為投資銀行家、企業併購律師、會計師和公關顧問將這些機位搶訂一空,前往爭取沙國國營事業民營化的大生意。
沙國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幾乎都掛上「求售」招牌,包括石油、水、電、交通運輸、零售、學校和醫療照護,連沙國足球隊都準備拍賣。整個私有化方案是沙國「願景二○三○」(Vision 2030)前瞻策略下經濟轉型計畫的重心。
今年三月開始運作的沙國國家民營化中心,已擬定資產出售清單,幾乎涵蓋沙國經濟各行各業,其中有些價值非凡。沙國銀行家說,沙國人口分布較年輕,健康和教育是潛在性獲利豐厚的投資;他特別點名沙國最佳醫療設施「費瑟國王專科醫院」是最吸引投資人目光的潛在民營化標的。
部分分析師認為,這場經濟變革的影響力不亞於政治革命,可與鄧小平推動中國向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開放、從而迅速發展經濟相提並論。鄧小平帶領中國現代化,改變了過去三十年間全球的經濟風貌。
沙國計畫中的經濟大轉型——出售大量國有資產,盛況將遠超過一九八○年代英國前首相柴契爾的民營化改革,並直逼一九九○年代蘇聯為挽救經濟頹勢進行的私有化。如果一切依計畫行事,沙國再過十三年可達成財務穩定目標,降低對石油和政府開支的仰賴。
這次民營化的重頭戲,是沙國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掛牌上市案。如果該公司估值以二兆美元(約新台幣六十兆元)計算,將在全球市場上募資達一千億美元,除了利雅德股市Tadawul之外,倫敦和紐約證交所也積極爭取這單生意。
不過,許多人士指出,出售攸關沙國社會和文化的資產,可能違反沙國傳統;例如,若教育掌握在民營企業手中,也許還涉及外資,是否准許他們操控課綱?考慮到敏感性,其他較世俗化的資產,如電廠和交通運輸的基礎建設,更可能成為民營化初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