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文言文 vs. 倡文言文

涂然(台北市/退休人士) |2017.09.04
1565觀看次
字級

「『天、地、人、你、我、他……』,當今年新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翻開嶄新的語文課本時,他們會發現,第一課將不再是抽象的拼音字母,而是內涵豐富的漢字。」

這是一則新聞的導言,從自然(天地人)人際(你我他)開宗明義,說明今秋開學國小一年級語文課本的重大革新。但這不是台灣,是大陸。

反觀台灣這邊審課綱,審得文言文「無地自容」,大陸那邊卻修改語文課內容,由一綱多本歸於一統,大幅提升文言文的質與量。對照六十年前由國立編譯館編輯統一教本的台灣,從文革丟掉教科書,到現在重視文化教育的大陸,此消彼長,怎不令人省思。

中國大陸教育部在官網公布的指導方向,是「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小學就得「初步感受漢字之美],誦讀淺近古詩,從而體驗語言之優美、了解傳統禮儀等。

到了中學,更是加碼古詩文,占全部課文的百分之五十一點七,從《詩經》到清代作品,從律詩、絕句、詞曲到諸子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明清小品,都需涵蓋。

這一切,台灣不要嗎?

固然在學習文言文的經歷中,生吞活剝也不少,而成長過來的,淺則說寫流利,進一步可規範行為舉止,深則可思辨。文字有了底,回頭查閱古籍,比學生時代能有更深層的理解和應用,甚至在價值觀的建立、印證人生體悟,都有意義。

課綱的激烈爭執,演變至今,似乎整個方向都在「去中國」,把中華文化最有價值的部分拋棄。學生級的「課綱審查委員」面對媒體大發驚人之語,如:教科書是產品,學生是消費者,產品應該怎樣,當然要問消費者。又如:歌頌唐宋八大家是造神。至於慰安婦的謬說,就不提啦!

今天我們在電視新聞聽到受訪者的語言表達,已是贅字虛詞不勝枚舉,詞彙乾枯更是勉強達意,難道不是輕忽語文教育的結果?

近聞許多台商子女轉學大陸,卻因語文程度不達標,被降級就讀,這甚至包括小學生。如此下去,若申請上了大陸的大學,說不定要先修一年語文,就像很多美國大學,雖然錄取,仍要先修一年英文才能正式入學。我們自己的中文,要淪落為「外文」嗎?

名作家楊渡為文,驚訝他國中兒子的國文課本,僅少數幾篇文章,其他大部分是「心靈雞湯」。

美學大師朱光潛《談美》怎麼談?多為古詩境界、古詩詞句之哲意賞析。王國維《人間詞話》也是寫文詞美學。文言文培養的審美力、表達力,為學子累積的底蘊和素質,未嘗不是社會競爭力。

一生耕耘文字的詩人余光中教授終於出面為我們國文課本請命,他發起的連署快速破萬,可喜的是非常多的教師響應、發聲。值得期待!

涂然(台北市/退休人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