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吳敦義八月二十日就任,堅定主張國民黨應自我檢討,推動廉能政治,著重針對青年、經濟兩面向著力,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復興,並延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作為兩岸交流主軸,期能讓人民更幸福。時值中國國民黨危急之秋,國人倍為關注。
根據台灣世代智庫公布最新民調,擇其要者有三,即就吳主席是否有能力帶領國民黨改革,有高達百分之五十九點一不相信,僅百分之三十二點一相信;對於吳主席拉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去除「和平協議」,有百分之四十一點九支持改變,但也有百分之三十四點九不贊成;對於國民黨的黨產包袱,高達百分之七十四點八認同國民黨應予拋棄,僅百分之十七點四不同意。
當然,民調數字僅能供參考,不必過度重視,何況具有政治立場的民調。但依中道觀點,一切乃因緣和合所生,對於任何值得省思惕勵的訊息,中國國民黨處此艱難困境,均不宜輕忽。
中國國民黨目前攻防主戰場仍在法院,迄今仍有身陷泥淖、施展無力之感。諸如前瞻計畫,預算金額龐大而且爭議又多,立法院黨團審議之作為,透過報導給人印象,居然是無頭蒼蠅、策略紊亂,媒體譏以既失面子又失裡子,國民黨豈無須深自檢討?對於兩岸交流主張採一中各表,仍須不斷以更明確有力、更有依據的論述來說服國人。
有關黨產問題,執政黨藉由制定違憲及違反法治國原則之法律,成立不合法制之黨產會,且不斷汙名化黨產,造成人民誤解,也該由主席及立法院黨團挺身而出,做最有利之護法護憲、護政黨政治之辯駁。
最近從網路上看到大陸歷史學者辛灝年在台大法學院,就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價值與神聖使命,做了慷慨激昂的演說,竟贏得滿堂彩。中國國民黨即使因內戰失利轉進到台澎金馬,依然堅守民主陣容,才有今天的政黨輪替及民主法治。他強調,在中國大陸人民,尤其新一代年輕人,已逐漸全面在探索民國歷史,進行深度歷史省思。
中國國民黨固不必爭功諉過,但衡諸史實,中國國民黨對整個國家民族之貢獻,確實超越所有歷史的成就,在全中華沒有全面優質民主化之前,中國國民黨之歷史定位與神聖使命都尚未完成。
依中道觀點,如一切回歸真相,中國國民黨擁有這麼輝煌的歷史價值,所有黨員同志都不應該懷憂喪志、自甘墮落或自我縮小格局;領導階層更應該全方位構思黨的願景、歷史使命、理念與核心價值,擘畫大戰略或綱領,並研訂所有大計畫與行動方案,淬礪奮發、激勵士氣、戮力執行,方能振衰起敝、度過難關。
國人很欣慰地看到吳主席為國民黨所描繪的願景是「革新、團結,重返執政」。但如何革新、如何團結、如何重返執政?更為重要。如要積極轉型與發展,必須激勵全黨士氣、感動全體人民,贏得海內外支持,以及大中華的全面支持,還要有更偉大的願景、更神聖的使命,更堅定的理念、更明確的核心價值、更完善的大戰略與行動綱領,以及更具執行力的機制。
國家發展與政黨政治正遭逢最大的危機,必須堅定確立中國國民黨在政黨政治的定位、價值與戰略,以及大中華的歷史使命,吳主席及全黨同志應有躬逢其盛及與有榮焉之榮耀與喜悅,展現大智慧與大作為,才能破除上揭民調數字魔咒,中華民國也才會有更光輝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