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書宏(資深媒體人)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受邀參加在南竿舉行的「馬祖國際和平論壇」,與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暢談和平。
本月十九至二十二日,由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組成的「兩岸佛教界和平祈福交流」,十九日循小三通模式在金門、廈門進行一連四天的教界聯誼互動,在在顯示人間佛教致力兩岸和平的具體行動與殷切期盼。
筆者有幸隨團採訪上述在馬祖與金門的和平交流,在昔日戰地與反共最前哨倡議和平,顯得格外有意義。在馬祖的和平論壇上,大師提及和平境界是可達成的,只要人人有心有願,並認為文教交流比經貿往來,更能促進兩岸和平。
日前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在金廈的交流,即分別在廈門閩南佛學院、金門金蓮淨苑舉行僧伽教育與「兩岸佛教界和平祈福交流座談會」座談會,透過分享文教及弘法經驗,加深兩岸佛教的連結與情誼。
正如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法師在金廈座談會中提及,縱然兩岸政治溝通停擺,但民間交流以佛教往來尤其熱絡;閩台佛教系出同源、因緣殊勝,彼此間除了台面上的活動合作外,雙方每回在私下場合見面時,皆備感親切,展現多年來所締結的深厚法誼。
由此窺見,不僅於形式上的呈現,人間佛教重視的是實際層面的情感建立,而這也呼應了星雲大師提出兩岸以文教交流致和平的訴求。
「兩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福建先通;福建未通,金馬先通。」在金蓮淨苑的和平交流座談會中,多位佛教提出以金馬作為兩岸和平示範區的構想。
其實,早在一九八九年,星雲大師見中共的國家主席楊尚昆時就提出「可否宣布兩岸成為和平區?」楊尚昆要大師轉告,讓台灣先宣布金馬為和平區,和平從金馬做起。
金門、馬祖曾經是反共的最前線,這次前往金門聽當地民眾提及,才知道當年八二三炮戰期間,解放軍在短短的四十四天內,朝金門發射四十七萬多顆砲彈,再加上之後持續對島上投擲了五十多萬枚宣傳彈,共計百萬餘顆鋼砲,島上土地可說都被猛烈戰火翻過了一遍。
若非造訪過金馬地區,親自走過戰爭遺跡,並聽當地百姓口述得知,長年生長、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像面對無情戰爭或生活在前線的戒慎恐懼,才能明白當下和平的彌足珍貴。
日前參與「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大法會」時,筆者更深切體悟,今日台澎金馬擁有安和樂利的生活,並非憑空得來,而是用烈士的鮮血、遺族的淚水、國軍的汗水所凝鑄而成。
也正因為曾經歷國共內戰及見證南京大屠殺,星雲大師對和平的殷盼與觀點,較其他宗教家來得更深刻,大師常在著述立言中提及「五和」思想,從「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就能「社會和諧」,進一步追求「世界和平」。
基本上,無論戰爭與和平都在「人為」,而人我的和平首先要自淨其意,若人人自心擁有一方淨土,相信不僅家庭、社會、國家皆能成淨土,兩岸、世界的和平之日,必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