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有一天到吳媽媽家,看到她的媳婦玉芳盛裝在廚房做飯,好奇地詢問:「穿得這麼漂亮,不擔心弄髒衣服嗎?」她說:「等朋友來載我去喝喜酒的空檔,先幫婆婆準備午餐。」我望著她的身影,油然生起敬意。
怎麼說呢?
她和婆婆同住一個屋簷下三十年,婆媳情結也纏繞多年。她是慢郎中,婆婆性子急,當她拿著鍋鏟炒菜時,婆婆常因看不順眼出手奪鏟,嘴巴還叨念著:「怎麼那麼不受教?」婆婆找不到自己的飾品,會當面質問她:「你老實告訴我,東西是不是你拿走的?」每當她回娘家,婆婆非但擺張臭臉,還會說:「家裡沒得吃嗎?怎麼老是要回娘家吃飯?」可是當大姑小姑回來時,婆婆卻笑容滿面,要她多張羅些佳餚。
這些瑣碎又不斷上演的家務事,都曾讓玉芳「捶心肝」;但自從婆婆生病後,她除了固定帶婆婆回診之外,一日三餐外加兩餐之間的水果點心,全都用心備妥。玉芳的舉止很讓我驚訝,私下問她:「曾經和婆婆有這麼多的不愉快,何以能盡釋前嫌呢?」她回答:「婆婆都九十歲了,如果我還惦記著和她之間的怨隙,那生命格局不是太小了嗎?我希望在婆婆離開之前,能為彼此留下美好的回憶,這樣對她好,對我也好。」
玉芳的話與孝行令我感動,圓滿的婆媳情,的確是人間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