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學劍
有位朋友,很優秀的那種女子,早年大學畢業後,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和心儀的男友結婚生子。等到孩子兩歲時,她才發現自己找錯對象,過得也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又不管不顧地帶著孩子回到了家鄉。
無論是在外地還是家鄉,她都把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經濟上完全獨立。然而有次聚會,她終於吐露心聲,感情上,自己一直都處於空窗期。我們安慰她、鼓勵她,甚至還表揚她,稱她「寧缺勿濫」。她有些迷茫地悽然笑道:「不知還要缺到什麼時候呢?聽說有位外國女作家,直到五十九歲才找到靈魂的伴侶。」
一直忘不掉她的落寞。是的,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一段不可預知的空窗期。它是完全空白的時光,像是一張白紙,寫著失落,記著寂寞;當然,它也隱藏著數不清的機遇,可以畫出最新最美的花兒。它是一段考驗期,充滿常人不能容忍的孤獨,像極了水墨畫中的留白,在無言中透著清秀,在空白中襯托出震憾人心的美學。
空窗期,究竟會空多久?所謂「命中注定」之說,估計也只是託辭。在人生中,有許多東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一見鍾情的戀愛和水到渠成的婚姻。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貌似缺一不可,而這些元素,可以爭取,但一定強求不來。
空窗期,這是一個多麼唯美的比喻。窗戶,是一座房子的眼睛,閉上眼,睡一會兒,做最安靜的夢。即便是一段自我舔傷的休養期,惡夢醒來,也總是黎明。「流年不復記,但見花開為春,花落為秋;終歲無所營,唯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無夢無醒,原本就是人生的最高形式。如果在空窗期裡,也如此這般地氣定神閒,耐得住清寂,空將不空,距離推窗遙望滿院的花香撲面,也就不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