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直線的建築語彙,以弧形建構 華山文化園區

李碧華 |2017.08.28
1455觀看次
字級
圖/張以白 華山文化園區曾是全台唯一留存的日治時期精製樟腦煙道,四連棟建築是多項文藝活動的熱門聚集地。1997年,各領域藝文界人士開始推動閒置十年的此地再利用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被台北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

文/記者李碧華

華山文化園區曾是全台唯一留存的日治時期精製樟腦煙道,四連棟建築是多項文藝活動的熱門聚集地。1997年,各領域藝文界人士開始推動閒置十年的此地再利用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被台北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

「華山」之名來自此區原為日本時代的樺山町,附近有樺山車站;「樺山」之名皆為紀念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而來。

本次《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165週年大展》世界巡展共展出來自巴塞隆納聖家堂、加泰隆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加泰隆尼亞基金會-米拉之家、維森斯之家與私人收藏等63件建築模型,其中包含5件超過一層樓高的巨型模型。

安東尼.高第出生於西班牙雷屋斯,17歲就熱烈地討論著家鄉的教堂修復計畫,2年後進入巴塞隆納大學學習建築,畢生打造的17棟建築當中,有7棟被列為UNESCO世界遺產。「建築、藝術、科學」是高第創作建築時不能缺少的三個部分,他運用力學結構與科學幾何,實驗出非直線的建築語彙,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創造出不同角度的弧形建構建築。

此展覽呈現多面體、雙曲線與拋物面體等,讓人在課堂上摸不清頭緒的數學幾何,轉化成民眾可親手操作的遊戲模型,體驗高第建築的幾何魅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