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2017.08.24
2817觀看次
字級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枯木逢春

❶枯木逢春天,卻重得生機。比喻從絕望中,重獲生機;或處於劣境,忽然轉好。

❷意指息滅妄念,念盡即覺。原作「枯樹生華」,又作「枯樹逢春」。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四:「即時天地為六種震動,大海波揚,枯樹生華,天降香雨及散名華,天女歌讚:『必得成佛!』」

●枯木龍吟

意指泯除妄想分別,至大死一番處,便甦生還來,得大自在。

五代.白雲智作禪因僧問:「如何是枯木裏龍吟?」師曰:「火裏蓮生。」僧問:「如何是髑髏裏眼睛?」師曰:「泥牛入海。」(《五燈會元》卷八)

●杳無消息

❶沒有任何音訊。

❷禪門指身心脫落,又作「杳無蹤影」。

宋.雪竇省宗禪師(青原下十世)。師問:「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出世後,為甚麼杳無消息?」興教坦禪師曰:「雞足峰前風悄然。」

(《五燈會元》卷十二)

●毗尼日用

全稱《毗尼日用切要》,是明末清初的讀體律師(又名見月律師)釆擇《華嚴經》淨行品與密教經典中之偈、咒匯編而成的律儀典籍。「毗尼」,為「律」之舊音譯,新譯「毗奈耶」。「毗尼日用」即指日常應遵守之戒律,「切要」,即指要領、綱要。該典籍內容除有甚多設計出家人日常衣、食、坐、臥應誦念之偈、咒外,也含有在家、出家之戒條。

●洗心滌慮

❶比喻徹底改變思想。

❷意指斷除妄心,收攝雜念。

唐.良賁法師:「微僧寡學,懼不稱旨,洗心滌慮,扣寂求音。」

(《宋高僧傳》卷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