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秦始皇的兵馬俑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繪貝佐斯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身為計算機科學家,電腦語言是我的基本學識,早年有一陣子想到創造中文電腦語言的可能性,因此也稍微研究了中國文字的結構。中國文字隱含很多有趣的事實,例如動物名稱,大凡甲骨文(象形)有字的都是中華土產,像「虎」字就是描繪出老虎的型態。而駱駝和獅子這些外來種就沒有象形的字,他們的概念都是在漢朝時傳入中國。比如獅子的概念是由印度佛經而來。中國人依音尋字,先找到「師」字,再將之改裝,加個邊,就成了「獅」。讀者諸君看楊柳青的年畫或大宅門前的銅雕,獅子都長得像有獠牙的哈巴狗,因為大夥都沒見過獅子,就自由心證的想像成這副模樣。
對於中國文字的改造,秦始皇贏政有最大貢獻,他啟動文字簡化工程,由大篆、小篆、隸書,再到楷書,其中有許多有趣的演進故事。例如和「虎」相關的字,在篆書時代約有一百多字,而到楷書時代,只剩下20餘字。究其原因,和多年來山林開發成農地,使得老虎變少有關;不過在小篆時代多出了「唬」字,該字在甲骨文或大篆時代並不存在。有人開玩笑的推測,李斯作小篆時創此字,係因秦始皇善於唬人,連齊國都被他唬亡了。
儒家將「焚書坑儒」的罪名安在秦始皇頭上並不公平。真正將書燒光的人是項羽,而非贏政。或許是當年秦始皇坑了幾個「胡言亂語」的儒生,讓儒家的徒子徒孫恨之入骨,到處宣傳他的壞話。我於2005年訪問西安,參觀秦始皇的兵馬俑,對於其壯麗,嘆為觀止(圖一) 。
在圖文的傳播上,互聯網(Internet)則扮演類似於贏政的革命性角色。傳播電子書,亞馬遜 (Amazon)公司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該公司在1994年由貝佐斯 (Jeffrey Preston Bezos; b.1964;圖二)成立,以低價、便利的策略,在網路上販售書籍,馬上大獲成功。 我的著作《Charging for Mobile All-IP Telecommunications》電子書版本有在亞馬遜販售,可以由網路直接下載,以Amazon Kindle的方式呈現(圖三)。這本書自從有電子書的版本後,雖然賣更多本,版稅卻縮水甚多,讓我荷包縮水,是唯一缺點。